追尋先驅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
革命圣地延安,山花爛漫,群芳吐翠。楊家嶺革命舊址中央大禮堂前,講解員馮博文正為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演唱著陜北民歌:《東方紅》《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熱烈深情的經典歌曲激蕩著人們的心房,獨唱很快變成了氣勢宏大的合唱。
黨的七大會址內人流涌動,主席臺上懸掛著毛澤東、朱德的畫像,頂部石拱上的橫幅書寫著七大政治口號——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為實現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的目標,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閉幕會上給代表們講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號召大家排除萬難挖掉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痹谄叽髸,延安革命紀念館原副館長、中國延安干部學院研究人員霍靜廉正在給前來參觀的干部群眾宣講……
“七大后,我們黨有力地推動抗日戰爭取得最后的勝利,陸續進行了遼沈、淮海、平津等三大戰役,橫掃了國民黨反動集團。僅用4年多時間,就讓新中國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同樣需要‘愚公移山’精神。延安有我們黨砥礪奮進的紅色基因和寶貴精神財富!被綮o廉的宣講贏得一片熱烈掌聲。
“楊家嶺革命舊址是延安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蘊含著豐富的紅色文化,十八大后日均接待參觀學習人數在5400人以上!睏罴規X革命舊址管理處主任侯振龍介紹說,近年來,他們不斷創新形式,講好講活延安故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今年3月底,一場以“百年青年夢 奮斗強國路——講好延安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系列快閃活動首站在聆聽七大故事中拉開帷幕。楊家嶺革命舊址工作人員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共同高唱《我和我的祖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毛主席舊居,現場正在聆聽講解員講述毛主席在楊家嶺故事的游客們,共同融入了《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的演唱當中……
“采取群眾喜愛的形式,借助新的傳播平臺,深入挖掘革命舊址紅色資源,傳承紅色文化,弘揚延安精神!睏罴規X革命舊址管理處副主任黨婕睿介紹說,他們依托楊家嶺這塊紅色土地,創辦了“楊家嶺青年”微信公眾號,先后推出“紅故事大家講”“讀書俱樂部”兩個品牌欄目,以融媒體傳播的形式,輻射影響社會各界青少年。
艾桐羽是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小五年級學生,2017年5月,在經過嚴格培訓考核后,她成為楊家嶺革命舊址的“小小講解員”。每逢節假日,她就為各地游客講解。近年來,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與延安創新實驗小學、延安中學等各區縣的中小學!敖Y對子”,選拔優秀“小小講解員”,全方位為青少年提供既有意義又有樂趣的紅色文化教育體驗,讓孩子們從小學黨史、講黨史,培養他們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情懷。
工作之余,27歲的楊家嶺講解員張博加入山丹丹延安精神宣講志愿服務隊,經常以講紅色故事、唱革命歌曲、跳陜北大秧歌等形式走進學校、機關、部隊,志愿宣講延安時期黨的光輝歷史和紅色革命故事。志愿服務隊還吸收延安大學學生加入,將楊家嶺革命舊址作為他們周末及寒暑假社會實踐的平臺!扒嗄甏髮W生的加入,既增強了宣講力量,又增強了吸引力和感染力!焙钫颀堈f。
“近年來,延安將楊家嶺和寶塔山、紀念館、棗園、西北局紀念地一起聯合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開展創建全國紅色旅游國際合作區、紅色旅游創新發展基地、紅色旅游研學基地等工作,強力打造了延安紅色文化旅游升級版,形成了紅色基因傳承的堡壘矩陣!毖影彩新冒l委主任馬東坡介紹說。
《人民日報》( 2019年05月17日 06 版)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