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產教融合成果多
“這根拐杖,蠻有意思的,有定位,能通話,還可以管理健康數據。”湖南省長沙市陽明山莊社區科普館里,幾位老人饒有興致地試用新產品。這款由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團隊發明的“智能拐杖”,去年在湖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榮獲一等獎,并亮相第六屆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不久,項目就從一紙發明變成了投放到社區試點的實體產品。
這得益于湖南推動校企深度融合、實現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成果迅速轉化的有關舉措。2018年,湖南省高職院校新建創新創業孵化基地89個,全省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開展成果孵化項目1036個,獲得啟動資金3000萬元,轉化項目264個。
從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疊片工凌偉,一面在企業里學技術,一面接受學校的跟蹤培養,迅速成長為變電設備高級技師,練出一手“疊片”的精湛技藝。他能把10萬多片硅鋼片疊起來,高達1.7米,底部到頂部的誤差能夠控制在0.5毫米以內,遠低于2毫米的行業標準。
湖南湘繡城企業集團在拓展海外市場的過程中,因生產能力不足,一直受到限制。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為集團量身打造“湘繡城班”,采取現代學徒制模式培養湘繡技能人才120名,及時解決企業困境。“院校培養的湘繡人才,為我們拓展海外市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集團總經理曾應明說。
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促進產教融合,湖南一方面鼓勵職業院校主動與企業對接,工學結合,改進培養方式;另一方面,積極引導企業定向釋放用工需求。目前,湖南高職院校已與1230余家企業開展訂單培養、與125家企業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校企共建“湖湘工匠”培養基地764個、員工培訓中心120個、工程技術創新中心138個,有效構建起校企人才培養輸送機制。
《人民日報》( 2019年05月28日 13 版)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