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點”大服務 北京豐臺落地樓宇黨建工作模式
圖為北京市豐臺區(qū)馬家堡時代風帆商務樓宇黨委副書記韓青,向記者介紹樓宇黨建情況。千龍網記者 劉美君攝
同在一棟商務樓辦公,平時不打交道彼此不認識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可在北京市豐臺區(qū)馬家堡街道搜寶科技城,不同單位的人經常聚在一起開會、分享、讀書……將一棟樓千余人凝聚在一起的,正是時代風帆商務樓宇黨委。
2009年,80后韓青成為北京首批走進樓宇的基層黨建工作者,當時馬家堡街道剛剛成立樓宇黨建工作站,她被派到時代風帆樓宇專職做黨務,站里只有她一個“光桿司令”。“非公黨建怎么搞?我就想著先把樓宇非公企業(yè)里的黨員‘挖’出來。”韓青說。
萬事開頭難!敲響企業(yè)的大門,并非易事,經常被轟出來是常事兒。“我們是企業(yè),這個跟我們沒關系!”不服輸的韓青靜下心來查找問題、明確方向,“服務是基層黨建的底色,要通過服務將企業(yè)凝聚起來。”隨后,韓青改變策略,進門不再追問企業(yè)和黨員信息,而是讓大家填需求問卷,問問大家有哪些需求,需要什么幫助。經過扎實的樓宇調研走訪,她找到“服務”突破口,慢慢地把非公企業(yè)黨員聚攏了起來。
從進企業(yè)到解難題,韓青的熱心得到了認可,局面一點點打開,解決難題、座談交心、交友聯(lián)誼、開展活動……用腳步和真情,140多名“口袋黨員”被她“挖”了出來。
“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希望能夠經常開展這樣的活動。”時代風帆樓宇黨委正組織一場“法律服務進樓宇”公益法律講堂,對樓宇企業(yè)員工和社區(qū)居民進行法律知識培訓。主講的不是別人,正是同在一棟樓里辦公的律師們。
“通過幾次交流,我們與律師們熟絡了,請他們給大家普法成了常事。”韓青說,像這樣通過活動建立聯(lián)系、日后開展合作的例子很多。
韓青告訴記者,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增強了黨員意識,口袋黨員、隱形黨員紛紛亮明身份,在崗位中主動發(fā)揮作用。黨組織充分發(fā)揮政治核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共享多方資源,豐富服務項目,達到“1+1>2”的效果,進駐企業(yè)盈利實現增長,形成了樓宇黨建和樓宇經濟的良性互動。“黨建做得好,對樓宇經濟發(fā)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但黨員“挖”出來還不夠,針對樓宇黨員年輕人多、學歷高的實際,她提出變“獨棟單打”為“樓群整體聯(lián)動”,構建組織架構、學習教育、信息管理、社會服務、資源整合、活動開展“六個一體化”模式,將工作一竿子插到底,以此帶動6個樓宇工作站成立近40個非公黨組織,形成聚少成多、聚微成眾的黨建局面。
如今,樓宇工作站從1個增加到6個,黨支部從2個擴展至41個,非公黨員從32名發(fā)展到300多名,形成打造區(qū)域聯(lián)動、資源共享的開放式工作格局。
同時,規(guī)范樓宇黨委54項標準化服務內容,建立“四聯(lián)動”工作機制,探索黨員電教“五步教學法”,搭建“時代風帆黨建網”和“時代微黨建”手機APP兩個信息化平臺。此外,為幫企業(yè)更快、更便捷地解決問題,在她的爭取下,稅務、工商、科委、投促局等18個職能部門入駐樓宇,提供一站式服務。
為推進商務樓宇黨建,2019年時代風帆商務樓宇黨委還和豐臺區(qū)社工委、科委合作推出了“紅色孵化聯(lián)盟”,致力于為全區(qū)商務樓宇提升黨建工作服務,將非公黨建深入到樓宇的每一家企業(yè)。
目前,韓青堅持把先建立樓宇黨組織再向樓宇內各單位延伸作為有效路徑,推動附近幾十幢重點商務樓宇實現組織全覆蓋,90%的標志性商務樓宇建立樓宇黨委、設置黨群服務站并配備專職黨群工作者,有效實現對樓宇經濟、樓宇治理、樓宇人群的引領帶動。
時代風帆商務樓宇黨委正是豐臺區(qū)加強樓宇黨建的一個縮影。豐臺區(qū)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樓宇黨建,可以讓優(yōu)秀高端人才集聚在黨的旗幟下,加強對黨的方針政策的認識,從而更好地激勵其為經濟發(fā)展作貢獻。”
以點促片、以片帶面。今后,豐臺區(qū)將通過發(fā)展樓宇黨建,加強基層黨建,通過“紅色引擎”激發(fā)黨組織和黨員內生活力,放大黨建紅色輻射效應,實現樓宇黨建與樓宇經濟同頻共振,爭創(chuàng)基層黨建的新標桿、新模式,為北京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充足動力。(文/千龍網記者 劉美君)
圖為韓青向記者展示通過微信拓展的基層非公黨建“朋友圈”。千龍網記者 劉美君攝
圖為2019年時代風帆商務樓宇黨委和豐臺區(qū)社工委、科委合作推出的“紅色孵化聯(lián)盟”。千龍網記者 劉美君攝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