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的這部醫療劇,預定年度最佳
開播三周,零宣傳,豆瓣8.6分。TVB,交出了今年最具誠意之作——醫療行業劇《白色強人》。
一群再熟悉不過的演員:郭晉安、馬國明、唐詩詠、李佳芯、何廣沛、張曦雯、姜大衛、蔣志光、馮盈盈……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三屆視帝”郭晉安在TVB“服役”30年后的離巢之作。目前,他已簽約王祖藍公司,打算北上。
說到“行業劇”,一向是TVB的強項。
“《白色強人》的制作成本,比其他劇多2/3,我們全部用來租借或購買醫療儀器拍攝。我可以大膽地說,這套劇集比以往的醫療劇進步了很多!北O制羅永賢說。
全劇大大小小的手術超過100場,創下香港電視劇有史以來最多手術場面的醫療劇。實際拍攝時,所有手術室的場景拍攝,都有醫生全程在旁指導。
不過,這一次《白色強人》之所以出彩,是因為它跳脫了以往單純的救死扶傷的醫患關系,最大的新意來自于醫療改革這條主線。
劇中,醫療資源有限,政府財政壓力大,醫療改革迫在眉睫,三個派別態度鮮明——
院長呂仲學,堅決反對醫改,甚至不惜以危及生命為代價,也要死守在院長的位置上。他堅信,即使現行醫療制度有千百個問題,但它是公平的。在他看來,楊逸滔(郭晉安飾)之所以放棄七位數一場手術的“全港最貴薪酬”,來到公營醫院上班,致力推進醫改,就是為了等醫院成為坐擁百億的醫療王國后,可以只手遮天。
楊逸滔呢,他認為現行醫療制度已經無法負擔全民的醫療問題,醫改是唯一的出路。他看重的是資本,醫改后醫院有資金提升醫療水平,醫護人員的待遇能夠改善,但人們無法再享受低價的醫療待遇,病人也被劃分了等級。
和這兩位相比,唐明的想法就是一切從病人出發。所以一開始他選擇中立,一心救人,不談政治。
劇情過半,盡管三人的立場有所改變,但觀眾能從三人的經歷和其所處的環境,理解他們的立場和堅持的原因。無論與競爭對手“斗”得再兇,大家作為醫生的職業操守和底線,都是時刻在線的。
郭晉安在接受采訪時曾說,要用演“奸角”的方式去演一個好人。而郭晉安出道30多年煉就的爐火純青的演技,讓觀眾無法憑借他的一個面部表情、一句話語,簡單地去判斷楊逸滔究竟是好是壞。
尊重自己的職業,盡力為之,問心無愧,是這紛亂復雜的人心背后,《白色強人》想要傳達的信息。(裘晟佳)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