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縮量調整 機構樂觀看待后市
昨日,兩市再度調整,上證指數下跌0.44%,深證成指下跌0.35%,創業板指下跌0.48%。在兩市調整的背后,伴隨著市場的連日縮量,昨日,滬市成交額為1412.36億元,深市成交額為1903.64億元,兩市合計成交額為3316億元,創6月19日以來的新低。
分析人士表示,昨日權重股與題材股均未見明顯發力,兩市觀望情緒濃重,隨著風險釋放走向完結,A股逐步企穩正在開啟。
兩市縮量調整
昨日,兩市震蕩下跌,繼續迎來調整行情,震蕩格局未改。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下跌0.44%,報收2915.30點,深證成指下跌0.35%,報收9166.15點,創業板指下跌0.48%,報收1510.43點。而在量能方面,在題材熱度降低、權重股未發力、市場情緒仍未回升的情況下,昨日兩市成交量繼續縮量,滬市成交額為1412.36億元,深市成交額為1903.64億元,兩市合計成交額為3316億元,創今年6月19日以來的新低。
對于市場成交量的連日萎縮,創階段新低,分析人士表示,兩市成交量萎縮,大盤的震蕩趨勢難改,仍需等待基本面的配合和消息面的刺激來激活市場情緒。
從盤面上來看,昨日兩市縮量調整,個股漲多跌少,兩市上漲個股數為920只,不足千只,下跌個股數為2582只,漲停個股數35只,表明了個股表現不夠強勢,市場缺乏賺錢機會。從行業板塊方面來看,行業表現分化,昨日申萬一級28個行業中,有7個行業上漲,其中休閑服務、電子、電氣設備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1.55%、0.52%、0.23%;在其他下跌的行業中,有色金屬、建筑材料、汽車行業跌幅居前,分別下跌1.86%、1.78%、1.31%。
概念板塊方面,局部熱點有所表現,智能穿戴、聚酰亞胺、觸摸屏、OLED板塊漲幅居前,智能穿戴板塊中,超華科技、九安醫療漲停,精研科技上漲8.58%,OLED板塊中華映科技、智云股份漲停,激智科技、濮陽惠成、京東方A等均有所上漲。
從資金面來看,數據顯示,本周以來,北上資金連續三個交易日凈流出,凈流出金額分別為36.06億元、26.20億元、16.38億元,在連續縮量調整行情之下,北上資金凈流出金額逐日減少。其中昨日凈流出的16.38億元中,滬股通資金凈流出16.37億元,深股通資金凈流出0.01億元。
對于當前市場,分析人士表示,中期視角來看,市場沖高回落態勢顯現,調整仍在進行中,但創業板重心稍顯上移。從市場成交量角度看,縮量格局仍是制約行情的關鍵,存量博弈格局下轉勢行情更需時間醞釀。
積極因素正在積累
從場內情況來看,市場顯著縮量,呈現低量震蕩行情,市場情緒等待修復。而從市場外部因素來看,影響市場的外部因素并未發生惡化,而積極因素正在逐漸積累。
中信證券宏觀策略分析表示,6月以來,尤其在7月初,一系列貨幣、財政、消費政策正在密集出臺,也意味著前期逆周期調節的“變奏”已經結束,后續政策將進入密集落地期。針對短期和中長期基建投資的相關政策也在快速推出,將有助企穩經濟。
宏信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偉表示,從6月公布的制造業PMI來看,經濟仍在短周期探底,外部的不確定性和內需的疲弱仍未實質性緩解,企業目前仍處于主動去庫存階段。價格指數的回落意味著企業盈利后續將承壓,在目前市場情緒仍偏謹慎之下,投資者更加偏向于根據實實在在的數據來同步做決策,因此市場對經濟數據的走勢往往同步反映,這也決定了短期內市場可能受基本面制約的謹慎情緒仍在,市場或許仍以震蕩為主。
徐偉表示,中期來看,下半年經濟企穩的可能性仍較大,原因包括:第一,一季度社融的高增往往滯后2至3個季度在經濟中反映;第二,前期減稅降費效應的顯現;第三,專項債新規助推基建繼續回升;第四,家電、汽車等消費促進政策的出臺;第五,去年下半年基數普遍偏低;第六,貨幣和信用環境的持續改善。
經濟企穩預期強烈,同時寬松預期也未改變,徐偉表示,雖然6月美國非農就業超預期,但未來美國經濟仍舊承壓,未來寬松的方向也不會改變。國內6月考核結束,雖然央行為了平抑市場流動性暫停了逆回購操作凈回籠3400億,但市場流動性仍舊比較充裕,Shibor隔夜利率在6月底曾跌破1%后繼續下探,創出歷史新低。而隨著海外寬松政策落地國內貨幣政策約束降低,以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大之下,央行維持流動性寬松的節奏仍將延續。
徐偉表示,市場短期雖有擾動,但中期向上趨勢有望延續。積極的因素正在積累,資本市場改革和開放仍在加速,軍工、環境領域改革進一步加速,其他領域改革有望進一步深化,流動性寬松有望延續,經濟在下半年有望企穩。
機構樂觀看待后市
短期,市場多空較為均衡,維持震蕩格局,但對于后市,機構多數表達了樂觀看法。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震蕩不改慢牛格局,消費科技齊頭并進。在中國經濟下行尋底的過程中,將逐步觀察到產出水平逐步觸底,利率也會緩緩下行,改革過程推進將逐步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因此,當前經濟實際是進入了一個均衡期。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債券,特別是國債是最占優的品種,其次是股票。商品和本幣都進入均衡位置,債券>股票>本幣>商品是當前位置的配置順序。從行業配置來看,在慢牛市場中,消費受到經濟下行影響相對較小,在當前相對占優。但隨著產出下降和利率下降的宏觀條件同時具備,成長股重新占優。因此,建議消費、科技齊頭并進,并逐步調增科技股的配置比重。
中信證券表示,全球流動性拐點趨勢明確,降息預期的短期擾動很快會恢復。維持7月是全年第二波做多窗口的判斷,短期核心資產調整提供更佳的配置機會。
具體而言,中信證券表示,待短期情緒釋放后,外資的資本流動沖擊對A股影響會削弱。此外,臨近年內MSCI納入A股因子從10%提升到15%的時點,配置型需求會重新占主導。待市場情緒穩定后,核心資產估值溢價會開始擴散,同時核心資產短期快速的調整也階段性創造出了增配空間和機會。
銀河證券策略分析師洪亮表示,近期,部分企業披露中報預告,截至目前,中報預告預喜概率較高,A股市場整體基本面下行壓力不大,但個股情況分化,需密切關注。行業配置上,短期內受中報集中披露影響,建議更多關注穩定性價值股、各行業龍頭企業,因其在此環境下具備攻守兼備的特性。此外,建議關注價值投資,優化中長期配置結構;在金融供給側改革、科創板推出的背景下,建議逢低吸入優質成長型企業和金融業龍頭。整體來看,市場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在逐漸改善,但進一步好轉仍需等待。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