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大賽百強項目用科技玩轉文化
“歌華有線杯·2019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正在進行密集復賽,經過初賽拼殺闖入文創百強的項目將競爭文創30強名額,領取決賽入場券。百強中,文化教育類項目占據18席,成為占比最多的類別。裸眼3D、AI、VR等科技手段正在被巧妙地應用在傳統文化傳播、大型綜合演出、音樂和體育素質培養、航空航天啟蒙教育等領域。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五名學生從大學二年級開始組隊搞研發,致力于兒童創造力教育培養。團隊代表邵天宇介紹,在學校時,幾人湊了兩萬塊錢開始了創業之路。畫草圖、研究材質、研讀數千篇論文、數次前往廣東和浙江等地搭建供應鏈……終于把傳統燈彩制作全流程中的一個步驟——畫燈,單獨剝離出來,研發了一款創造力教育玩具Dothink畫燈。“我們以食品級硅膠做出全軟的燈身,自主研發了安全放心的顏料,讓孩子可以在燈身上反復創作,并通過立體繪畫培養他們的立體空間思維與建模能力。”團隊負責人介紹。如今,團隊主要負責人均即將升入大學四年級,他們的產品也已經成熟,期待著走入市場。
畫燈瞄準的是美育,而衛星星座技術下的航天教育項目則瞄準了青少年的工程教育,深入挖掘青少年對航空航天的興趣,進而增強工程思維能力。該項目由北京九天未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推出。該公司代表黃忠介紹,我們以空間科學、航天技術、航天工程三個領域的課程為核心,以研學基地為平臺,形成一個商業教育閉環。目前,該項目針對小學至高中孩子的教育內容有航天科普實踐課、少年航天工程師課、研學體驗、參賽指導等。
還有的項目敏銳捕捉到大眾娛樂消費的潛力股。北京阿拉索魔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奇幻森林”項目,提供泛魔術娛樂內容。該公司代表李魏林介紹,他們在魔術行業從業10年,去年成功組織了《驚天魔盜團·魔幻現場》在全國10個城市巡演44場,公司已經摸索出一種新的魔術娛樂理念。“從常規魔術表演到創意節目表演,從推職業魔術師到打造明星魔術師,從拼盤魔術專場升級為主題編排專場,把單一魔術演出升級為大型魔術嘉年華。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多次觀演、衍生品銷售等的良性鏈條。”
此外,大賽中涌現出的“孫敬修”杯全國語言藝術大賽、思維島兒童素質教育、歡樂橙音樂幼教等項目也都頗具特色。
文創大賽北京賽區的決賽將于本月底舉行,屆時,闖入文創企業30強的各支勁旅將爭奪北京賽區冠軍。市文促中心主任梅松介紹,伴隨比賽進行,多家信用評估機構、金融投資機構、文創園區組成的“創業服務團”盯緊優質項目,提供資金對接、項目服務、落地支持等專業化、個性化的創業服務。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