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路油紙傘 撐起婺源風雨情
畫傘畫、上傘面、制傘骨、包傘頭
“景德鎮的瓷器、甲路的傘、杭州的絲綢不用揀。”在一個和風細雨的日子里,筆者慕名來到江西婺源甲路村,尋覓這里依舊保留傳統手工技藝的油紙傘廠。戴根盛,甲路油紙傘廠的掌門人,也是這門技藝的省級非遺傳承人,領著筆者走進一個個車間,耐心地講解著甲路油紙傘的制作過程。車間忙碌的工人都沉浸在各自的工序中,車間與工人、紙傘與繪畫、桐油與竹條、筆墨與色彩,油紙傘美麗迷人的音符不斷跳躍著,生動而傳情,浪漫而傳神。
工序七十二道半
甲路油紙傘的制作工藝流程復雜,全為手工。一把好傘的基礎是一個結實的傘骨,“削傘骨”包括幾十道工序。來到傘骨配套車間,張師傅正專心致志制作著傘架:“我們的甲路油紙傘,選的是本地3年以上長在向陽處的竹子,有彈性還不易折斷。”隨著張師傅的指尖舞蹈,傘的骨架馬上就成形了。小小一把傘,所選用的材料全部來自自然,僅前期工序就多達20多道,制作過程全部由手工完成。
一副傘上,傘鍵是控制開合的關鍵零件, 是不是要用彈簧等金屬配件?張師傅笑道:“雨傘長年要經受雨淋水浸,金屬材料極易生銹,不經用,而竹子堅韌、耐腐而又極富彈性,所以油紙傘的傘架用的都是竹子。”傘鍵相當于油紙傘的開關,同時也用來支撐整個傘骨和傘面的重量,要保證多次使用不損壞,所以,傘鍵的制作是油紙傘中最精巧的關鍵部件。
張師傅先在傘柄的特定位置開一個長方形的槽,根據槽的大小,拿起一片寬2厘米長約10厘米的竹片,將一頭削成一個斜角,斜插入傘柄的長槽中,再用篾刀簡單整修幾下,一個彈跳自如的傘鍵就安裝完畢了。傘鍵切削的角度是否合適決定了傘鍵的正常彈跳,“這東西雖然簡單,卻包含著借力反彈的妙道兒。”削骨、裝柄、鉆孔、拼架,竹子在張師傅手里猶如魔術道具,說變就變,只見他一張一合調試著傘架。
上油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只有紙面涂上特殊配方的桐油后,才能增強紙的強度,紙才會變厚、柔韌、耐磨、防水,否則即使前面的每一道工序都不出差錯,最后也會前功盡棄。上油的是一位老師傅,“這是事先熬熟的桐油。”他用布團蘸桐油,在傘的正反兩面滾涂,使其充分滲透傘紙。老師傅說:“刷多刷少、刷油的力度都有講究,必須適中才行。工序七十二道半,搬進搬出不肖算。”
一把油紙傘從最初的選料,經過削傘架、上傘桿、打小孔、裝傘鍵、繞傘圈、裱傘紙、糊傘邊、收傘卷、畫傘、刷桐油、穿傘線……才成為最后的成品,大小工序近百道,真是慢工出細活。也只有這樣制作的桐油傘才能反復支撐上千次,經受5級大風的吹打,不論日曬雨淋,都不破裂、不褪色、不變形、不漏水,傳承千年的奧秘也正在此吧。
艱苦創業臨危上陣
今天的甲路油紙傘是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戴根盛的努力下,傘廠年產30萬把油紙傘,然而,千年的手藝傳承到今天并非易事。
上世紀80年代,受工業雨傘的影響,甲路油紙傘由于做工較繁雜,價格相對較高,日益淡出市場,原來的油紙傘作坊即將消失,傳統油紙傘制作技藝面臨失傳的危險。戴根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向鄉里書記匯報后,鄉里同意借給戴根盛5000元啟動資金進行試驗,試驗成功則組建工廠,5000元由鄉里報銷,試驗失敗則由戴根盛個人全額歸還。
“當時的5000元可是巨款,那時我一個月的工資才40元左右,做不成,我要10年才能還清這筆債。”戴根盛拿到5000元啟動資金后,立即組織了4名老藝人,日夜加班趕制了500把甲路油紙傘。4個人肩挑背扛輾轉乘車將甲路油紙傘運到杭州。有個帶學生在傘廠實習過的浙江美院老師,把他們介紹到杭州西湖蘇東坡紀念館,對方答應放下這批油紙傘代銷。一個多月后,對方打電話說要進貨,杭州的市場就這樣打開了。戴根盛如釋重負,迷霧中終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此后他又帶著員工轉戰蘇州等地的旅游市場,銷售范圍逐漸擴大,油紙傘的名氣也越來越響。
傳承創新發揚光大
進入2000年后,甲路油紙傘的生產銷售步入正軌,但2003年突然來臨的“非典”又讓剛剛好轉的企業陷入艱難之中。但戴根盛不但沒關門,反而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借貸幾十萬元,專心擴建廠房,空閑時間與員工們創新油紙傘制作技藝。在經歷短暫的寒冬后,廠房擴建起來了,古樸典雅的紙傘、色彩艷麗的綢布傘、藍印花布傘、透明絲傘、婚紗傘、臨摹名家字畫傘、清新淡雅的青花紙傘等樣式新穎的油紙傘不斷被開發出來……
由于產品精美,經營有方,戴根盛的油紙傘事業不斷做大,如今,甲路油紙傘廠年產量達30萬把,年產值超過300萬元。各種展會和評獎中,甲路油紙傘收獲了大量的好評,就連奢侈品牌GUCCI也慕名前來訂制專屬的高檔手工油紙傘。甲路油紙傘不僅國內暢銷,國外的訂單也很多。
然而,傳承依然面臨難題。工序多、工具也麻煩,粘紙、上油弄得一身臟,年輕人不太愿意學。為帶動更多人傳承這門手藝,戴根盛采取了工廠加農戶的經營方式,除了在廠里上班的50名員工外,他還把制傘骨的前期工作放在農戶家中,這樣又能解決200多人的就業問題,他還特意招進村里的貧困戶,用技藝幫助他們脫貧致富。漸漸地,前來學習甲路油紙傘制作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在學得甲路油紙傘制作工藝后又自主創業,帶動更多人學藝、發家致富。戴根盛說:“希望甲路油紙傘這一寶貴的傳統工藝能夠傳承下去,發揚光大,惠澤后人。”(白英)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