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年藝術家 抖音打造藝術季IP
展覽現場
7月6日,“抖音藝術季D-gallery”線下展覽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幕,30余位青年藝術家的藝術作品集中展出,將美好生活的理念和藝術價值向大眾傳遞,引導大眾用藝術發現美好生活。
今夏畢業季,抖音聯合34家美院及專業藝術機構、美術館,共同發起線上看展項目,希望打造“抖音藝術季”IP,用短視頻呈現更多文化藝術內容,讓更多的互聯網用戶看到,同時也為青年藝術家提供更加寬廣的展示渠道,賦能藝術創作者在互聯網平臺的產出。
本次藝術季在6月分別以“我怎么這么藝術”“不要抖動要藝術”“抖出我的藝術”為主題,征集優秀的短視頻作品。自站內話題上線26天,抖音上收獲了兩萬多件有效藝術創作內容視頻,總播放量達到27億次。參展作品囊括了不同的藝術背景及創作類型,集中呈現了頗具互聯網時代特征的代表性藝術作品。
背景不同的30余位藝術家帶來了各種類型的藝術創作和各不相同的表達方式,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裝置、新媒體等多種類型。201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的王瑞在展覽現場帶來了他的作品——《迷·藏》和《逐夢記·方舟》,用短視頻將家喻戶曉的孫悟空形象生動地呈現給觀眾。青年藝術家高振鵬的《超級明星》系列作品中,6個形象均來自網絡圖片,通過不同厚度的宣紙制作而成,通過材料的特殊性形成了特別的視覺體驗,以此反思流行偶像對大眾的影響。
此外,展覽還有一個全新的展示模式,每個作品都會配上藝術家的抖音號,用短視頻的方式,展示作品的創作過程及藝術家創作日常。借助于互聯網產品,尤其是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行業,讓文化藝術有了更多的外放出口。
抖音與藝術領域的合作早在2017年就已經開展:抖音《世界名畫抖抖抖抖抖起來了》H5曾創下站外235萬次播放量的紀錄;去年5月,抖音聯合博物館,在國際博物館日發起《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短視頻,在站內播放7.6億次;今年3月,抖音創建發起《致非遺合伙人的一封信》 活動,吸引全站非遺手藝人產出視頻2400萬條。
抖音近兩年在藝術領域的嘗試吸引了網絡用戶的關注,抖音也希望借此鼓勵用戶利用多種玩法,參與創造更多具有藝術價值的內容。抖音品牌負責人袁嘉駿表示,抖音目前日活用戶數突破2.5億人。抖音首次嘗試將短視頻內容創作分享與藝術進行跨界,希望用藝術發現美好生活,為用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優質內容,并不斷探索短視頻時代的藝術創作與呈現方式。
相比于圖文和長視頻,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能夠讓用戶更輕松簡便地對當代藝術進行重新演繹,在對外傳播傳統文化和當代藝術時更具優勢。同樣,相比于傳統的在固定空間展出作品的形式,抖音的短視頻形式更加靈活和高效,可以讓藝術作品在短時間內被更多人看到。(記者 馬 霞 文/圖)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