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患“老年病”靠什么化解
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內分泌科一間門診室,8歲的彬彬聽到了一個壞消息:兩個月內不能吃冰淇淋、可樂等甜食。醫生很嚴肅地告訴彬彬媽,孩子體重已達56.8千克,肥胖程度為160.8%,屬于嚴重肥胖,B超提示有脂肪肝。少年兒童竟然被“老年病”盯上。一位醫生的敘述讓記者印象深刻:高血壓、糖脂代謝異常、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老年病”,早已寫在了青少年甚至兒童的病歷本上。(7月9日新華網)
過去好發于老年人的疾病,如今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但這兩個年齡段的疾病的發病機理也許存在很大區別。以高血壓為例,老年高血壓,多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彈性逐漸減弱,難以根據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波動來舒展與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而青少年罹患高血壓病,則多是由肥胖等原因引起。因此,青少年好發“老年病”,要有適合于青少年的防范對策。
從宏觀層面來看,“老年病”在青少年當中究竟發病率有多高,不能根據個人感受判斷,嚴謹的流行病學調查必不可少。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制訂出適合于青少年的疾病預防和控制方案。
從微觀層面看,青少年攝入的熱量普遍太高,飲食不均衡,缺乏必要的鍛煉等,是導致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預防措施必須圍繞這些原因展開。更需指出的是,孩子的身體狀態不好,很多問題出在大人身上。喜胖不喜瘦、食用過多反季節瓜果和含激素食品、擔心孩子餓著卻不擔心食物傷人等現象,通常是大人的健康觀念出了問題。因此,青少年好發“老年病”,首先應該檢討的是家長。
這種現象還是一個教育問題。鍛煉是預防“老年病”青少年化的重要手段,然而當前,孩子們很難抽出足夠時間來鍛煉,倘若教育部門不化解學生沒時間鍛煉這道難題,青少年好發“老年病”的趨勢就很難扭轉。(秋實)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