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利潤奶牛” 長安汽車預計上半年最高虧損26億元
上半年,全球汽車市場增速的“急剎車”,致使整個行業叫苦不迭。而汽車產銷體量邁入全球首位的中國車市,自去年下半年起,已連續12個月出現下跌趨勢。在“銷量下滑”這一主基調下,利潤縮減甚至虧損,這一汽車人最為擔心的一幕,正逐漸上演。
7月15日,長安汽車發布了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19-2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18.04%-261.53%。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在上半年度業績預告中披露,報告期內,導致公司整體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銷量下滑影響”。
銷量下滑下的“盈利”難題
在“跌跌不休”的中國車市,各大車企業績欠佳,最直接的原因無疑是市場份額的不斷萎縮。
據長安汽車披露的6月份產、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累計銷量82.5萬輛,同比下滑31.7%。旗下自主板塊中,乘用車和商用車銷量均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其中,重慶長安上半年累計銷量為31萬輛,同比跌幅為24.7%。
長安汽車6月產、銷快報(數據來源:長安汽車官方披露)
值得肯定的是,6月份,長安汽車在乘用車領域憑借6.68萬臺的單月銷量表現,入圍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前十的榜單。這一成績,對長安汽車來說,在體量上確實是“意外的驚喜”。然而,在國五清庫存和新車終端售價血戰的情況下,這種“驚喜”也頗具辛酸與無奈感。
當長安汽車旗下新款中型SUV車型——長安CS85 COUPE 1.5T將起步價降至11.99萬元,此時的新車銷售對長安汽車來說還有多少利潤空間?更別提售價本就不高的其它車型終端售價動輒優惠近萬元。
一邊是市場份額的持續萎縮,另一邊是為了維持市占率而拼命采取“低價競爭”策略,這種處境讓長安汽車的盈利水平推向了“虧損”的深淵。在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之前,記者了解到,長安汽車在6月底的一周內已經連續三次收到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這些來自南京溧水經濟開發區、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重慶市財政局撥付的企業補貼,或成為長安汽車今年的主要利潤來源。
然而,當企業賴以生存的“產品”失去優勢后,僅僅依靠補貼還能走多遠?當前情況下,地方政府撥付的財政補貼對長安汽車來說,應該是“雪中送炭”,但如果要在財報上實現扭虧為盈,長安汽車無論在自主板塊和合資領域,均需要改變現有模式,根據市場環境快速做出應對。
合資公司積極尋“出路”
對大部分自主車企來說,合資板塊是其主要的利潤來源,長安汽車也不例外。合資板塊中,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堪稱長安汽車的“利潤奶牛”。然而,這對昔日的“利潤奶牛”,今年的處境顯然不再安逸。
數據顯示,長安福特上半年累計銷量為7.5萬臺,同比下跌67%;而長安馬自達上半年累計銷量為6.1萬臺,同比下跌32.2%。由此來看,合資板塊,尤其是長安福特銷量的腰斬,為長安汽車的“盈利”帶來了相當大的難題。
當然,就福特來說,其也意識到了當前在華所處的困境,以陳安寧為首的本土化領導團隊當前正致力于緩解甚至扭轉福特當前的市場困局。
前不久,長安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總裁楊嵩在長安福特年中媒體溝通會上強調,今年第二季度,長安福特的終端零售量出現了企穩回升的勢頭,今年5月、6月,長安福特連續兩個月零售環比增長,平均增長率超過30%;截至6月底,長安福特經銷商的庫存水平降到了28天,為最近18個月來的最低庫存水平。接下來,長安福特將圍繞“以銷定產”的營銷思路,在產品、服務和品牌三大方面做出改革。
長安福特的以上舉措能否扭轉當前困局?我們還需時間觀察。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順勢而為,迅速做出積極有效的應對和變革,才是企業應有的態度。
與此同時,上半年銷量出現三成以上跌幅的長安馬自達也在尋找有效的應對策略。
作為一個小眾品牌,長安馬自達旗下僅有三款車型,分別是馬自達3、馬自達CX-5和馬自達CX-8;從市場表現來看,入市較早的馬自達3和CX-5是其主銷車型,去年年底上市的CX-8市場表現極其不理想。數據顯示,馬自達CX-8 6月份批發銷量僅為59臺,今年上半年,其累計銷量為760臺。
其實,就產品力而言,馬自達CX-8身上并不缺亮點,“魂動”設計、創馳藍天技術和GVC的加持,使其在顏值和動態表現上均有一定優勢。但如果要為CX-8當前的慘淡表現尋找一個理由的話,可能在終端價格戰激烈的SUV市場,CX-8過于“高傲”了。
然而,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長安馬自達市場銷售副總裁及川尚人在接受蓋世汽車記者采訪時曾表示,CX-8的銷量未能達到預期,與其產品價值未能及時傳達給終端消費者有關。而為了應對當前的市場頹勢,長安馬自達決定在強化粉絲營銷和用戶體驗的基礎上,全面升級產品力。長安馬自達執行副總裁付遠洪曾表示,今年下半年,馬自達第七代產品將引入中國,屆時,其魂動設計、操控性能和創馳藍天技術等均有升級。
所以,在車市普遍下滑的當下,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兩大合資公司,均正在積極尋找出路。當前,雖然兩大合資公司“利潤奶牛”的光環正逐漸淡去,但面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環境的驟變,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應對問題的態度值得肯定,其未來的表現或也值得期待。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