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促內涵式增長 北汽集團“高新特”持續深耕
“大浪過后,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對連續12個月同比下滑的中國汽車市場而言,既需要“猛回頭”,更需要“警世鐘”。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產銷數據,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3.2萬輛和1232.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3.7%和12.4%,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宏觀經濟下行的影響。
在行業陷入整體低迷的時候,基本功扎實、成長性強、新趨勢把握精準的企業,同樣具有逆勢而上的實力,北汽集團近日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應對經濟新常態 凸顯內涵式發展
黨的“十九大”在宏觀經濟層面重點談到“經濟新常態”,未雨綢繆地指出“經濟發展進入高效率、低成本、優結構、中高速、可持續的發展階段”,其表現為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有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
對汽車產業而言,告別過去粗放式的發展,動輒兩位數的市場增量,是全行業必須面對的新課題——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既需要結構創新,更需要前瞻性布局。縱觀北汽集團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整車銷量110.9萬輛,超出行業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營業收入2464.5億元,同比增長6.0%,利潤同比增長4.4%,繼續保持效益增長好于銷量增長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北汽集團之所以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得益于“內涵式增長”的現代經濟規律,即“增加有用功、提高效率和價值收益”,強調結構優化、深入改革,激發活力,增強實力,在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中,實現實質性的跨越式發展。
縱觀北汽集團的主要業務板塊,在高端車領域,上半年北京奔馳實現銷售28.2萬輛,同比增長 11.9%,在豪華車市場表現出色。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北汽新能源EU5上半年銷售5萬輛,連續多月保持純電動汽車單品牌銷量冠軍。在差異化特色領域,北汽越野車圍繞國慶閱兵,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彰顯北汽軍品質量,并在上半年完成銷售2.1萬輛。商用車板塊,北汽福田上半年完成銷售30.3萬輛,同比增長8.6%,大幅跑贏商用車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旗下零部件板塊海納川,實現營業收入312.1億元,同比增長12.1%,在全球零部件百強榜排名第61位,位次再上新臺階;金融板塊,北汽產投和北汽財務公司對北汽集團貢獻度持續提升,新動能助力主業發展作用持續增強。
今年以來,北汽集團的改革調整不斷推進,相應成果初步顯現。海拉爾冰雪試乘試駕、世園會、環青賽等重大活動的組織繼續提升了北汽集團品牌影響力和產品曝光度,在第十六屆“世界品牌大會”上,北汽集團以2172.4億元的品牌價值,同比上升32.4%,位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18位,在汽車企業中排名第3位。
持續深耕“高新特” 創造藍海新格局
北汽集團黨委書記、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出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時談到:全球汽車行業的百年變革已經進入縱深階段,作為這場深刻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經歷十余年孕育發展之后,正在處于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之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進入了全新的穩定增長期。
“全面新能源化”作為北汽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既是“高新特”發展模式的集中體現,更是踐行“新四化”的有力抓手。從2009年“十城千輛”計劃啟動,到如今百萬年產銷量、全球市場第一的產業規模,北汽集團用不平凡的十年,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從0到1的偉大突破。
今年上半年,北汽集團推動品牌整合,品牌價值持續提升,完成了自主品牌整合方案和相關品牌體系的梳理與整合,在上海車展發布了Arcfox品牌和新“北京”品牌,形成了北汽集團“高、新、特”品牌的差異化布局。
新能源“落地”過程中,北汽新能源全力推進北京市出租車電動化推廣應用,上半年完成3000輛換電出租車生產下線,25個換電站投入運營;北汽福田、昌河汽車合作開發的電動物流車“遞哥”已于6月底上市,市場反映良好;北汽福田、豐田、億華通三方簽約開發2022冬奧會燃料電池大巴車;北汽鵬龍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項目在河北黃驊順利奠基,完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關鍵布局。代表北汽新能源與商用車綜合實力的福田-歐輝客車在上半年交付2790輛純電動大巴,同時完成氫燃料電池客車交付100輛,在國內氫燃料電池領域持續領先。
面對這份亮點紛呈的半年成績單,徐和誼表示,上半年北汽集團的經營業績可圈可點,各板塊的拼搏令人振奮。北汽集團將繼續緊緊圍繞打造“百年北汽”金字招牌的總目標,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努力打造“高、新、特”核心競爭力,與各界同仁一道,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攜手開創“春暖花開”的美好未來。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