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在手機上消失的設計:00后沒見過
作為人手一臺的設備,手機可以算是如今最受人們關注的科技產品。
從當年的大哥大到現在的全面屏,手機的變化也可以說是全方位的。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在手機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消失的功能和設計。
實體鍵盤
傳統實體按鍵曾是手機必不可少的標配。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直板T9鍵盤,它最大特點就是方便耐用,簡單的三排按鍵不僅解決了設計工藝問題,寬大的鍵盤也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自從第一臺手機問世之后,這一設計就經久不衰,在往后的幾十年里都可以看到它活躍的身影。
側滑全鍵盤也曾經風靡一時,這種設計方式在保留全鍵盤設計精髓的同時也保證了屏幕的尺寸。
側滑全鍵盤手機在Andorid系統初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中以DROID系列最為著名,當年摩托羅拉DROID推出之后取得了74天100萬的超高銷量。
但不可避免的是,實體鍵盤無論如何都會占用更多空間。而隨著電容屏幕以及觸控技術的日趨完善,一塊屏幕就可以很好的替代實體按鍵。
無論是T9鍵盤還是側滑全鍵盤最終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消失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收音機
當年的手機沒有QQ,沒有微信,更沒有抖音和王者榮耀。而調頻收音機則是它能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消遣。
但在智能手機時代,這一設計給手機帶來了很多阻礙,最終蘋果率先出手,讓收音機最終不再是手機的標配。
收音機功能消失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成本。收音機需要單獨的信號接收模塊,這會額外增加各大品牌的成本。
另外這個專利在很早以前就屬于諾基亞了,其他品牌用這個功能需要向諾基亞支付專利費,精明的廠商當然更愿意省去這筆開支。
另外各大品牌都在不遺余力的把手機變得輕薄,蘋果甚至連耳機孔都和充電口合并了。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愿意聽收音機的人也越來越少,自然而然,這一項占用空間、利用率又不高的功能也就被大家無視了。
可拆卸電池
很多年以前人們在外出旅行時,手機備用電池和萬能充是標配,而如今隨著市場再難覓可充電電池的身影,它們也被各式各樣的充電寶所替代。
可拆卸電池的消失有一部分原因要歸咎于廠商,電池更換服務、縮短用戶換機周期,這在他們看來都是真金白銀!
當然,如果全怪罪廠商也是不合適的,防水防塵性能考慮、讓手機變輕薄,這些也都是拒絕可拆卸電池的理由。
更為重要的是,可拆卸電池不可避免的會給劣質電池留下生存空間。
劣質電池的不佳體驗會影響手機本身的聲譽,同時還會威脅消費者的安全。在過去由于劣質電池爆炸的事情屢見報端。綜合各方面考慮,最終大多數電池都被永久的固定在了機身上。
SD卡槽
如果說可拆卸電池的消失是考慮了多方面因素,那么SD卡槽被淘汰這個鍋則更多需要廠商來背了。
手機SD卡對于廠商來說,就像是一塊能帶來巨大利潤的蛋糕。以蘋果為例,iPhone要是想升級到大容量版本至少需要加價1000元。
單純的內存升級根本不值這些溢價,也正是靠著這些,蘋果在這些年可真沒少賺。
當然,廠商們也會找到一些為自己辯駁的理由。
首先就是工藝設計,畢竟多開一個拓展卡槽就要多占用一定空間。其次擴展內存卡肯定要多耗電,為了手機續航的考慮,自然需要犧牲一些功能。
不管是廠商的套路還是時代發展需要,這些功能的消失都可謂是必然。那么下一個被犧牲的,又會是誰呢?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