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裝配式建筑 建業地產16.5億接盤中民筑友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建業近期動作頻頻。
7月22日,建業地產舉行重要收購事項新聞發布會,宣布以16.5億元收購中民筑友智造科技(以下簡稱中民筑友)63.5%股權,并已經在7月10日完成了境內部分交割。
作為中民投旗下最重要的資產之一,中民筑友的主營業務為裝配式建筑,并購完成后將更名筑友智造。
意在輕資產擴張
輕資產是近年來被建業地產反復提及的關鍵詞。
在建業地產看來,輕資產模式下,進行品牌輸出、管理輸出和資源輸出,整合土地資源、設計資源、施工資源等是一舉多得之事。公司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完成110個輕資產項目合約簽訂,預計總建筑面積約1662萬平方米。輕資產項目合約2018年為建業地產帶來了約6.75億元收入,同比增長119.2%。
中民筑友的裝配式建筑能力,無疑為建業地產的輕資產戰略提供了迅速可復制的保障。
“此次收購,主要是看中其打造裝配式建筑的能力,如果能將該項資產納入旗下,會對建業地產在住宅、商業等方面的開發有所助力。”建業集團及建業地產創始人胡葆森說。
據了解,今年6月10日,建業集團召開內部溝通會,準備用三年時間投資100億元,建立覆蓋河南全省的裝配式建筑企業。
胡葆森在發布會現場表示:“希望這個產業在河南未來兩三年內能夠呈現一個明顯的、加速的態勢。”
對于外界關注的建業地產走出河南的問題,胡葆森回應:“建業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中原建業將以輕資產形式走出河南,對于輕資產輸出,集團還處于探索期,沒有任務。”
在建業地產看來,輸出輕資產品牌管理的管理半徑要控制在500公里以內,同時以輕資產的模式輸出,股份不會超過20%,對投資壓力不會很大。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收購能夠進一步促進建業地產的輕資產擴張,也改變了其開發模式,有利于建業地產走出河南。”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6月29日,胡葆森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建業地產的控股股東地位,其全資擁有的恩輝投資以28.31億港元收購了凱德集團所持6.58億股股份,相比當日收盤價溢價24.6%。
屢屢斥資也解釋了建業地產此前為何會有一系列回籠資金的動作。4月,建業地產以13.35億元向百瑞信托出售鄭州金水商住項目49%的股權以及13.2億元債權;5月又以8.15億元向其出售旗下鄭州建澤置業30%股權以及8億元債權;6月向東方今典轉讓信陽恒天50.31%的股權,總價5.274億元。
標的上半年預計虧損
胡葆森接盤中民筑友,意味著中民投對三大核心產業之一裝配式建筑業務的放棄。
時任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標曾表態:“建筑工業化是代表中民投未來核心競爭力的三大特色之一,中民筑友是中民投旗下唯一專注這一領域的代表企業。”
記者注意到,2014年10月,中民筑友成立,2015年獲得第一單總承包項目。到2018年底,中民筑友已累計實現裝配式建筑總包施工面積超500萬平方米。在中民投旗下這4年,令中民筑友一炮而紅的案例,當屬其在大本營湖南長沙馬欄山片區,從中標到落成只用7個月,便以“造汽車一樣”的生產拼裝方式建造了“中國V谷”項目。
胡葆森將雙方此次合作形容為“天作之合”,并表示“我們兼并收購這個企業,不僅是看重其專利和市場能力,更是看中其管理團隊的豐富經驗”。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中民筑友近幾個報告期的財務數據并不亮眼。就在7月15日,中民筑友發布的盈利預警顯示,今年上半年其凈虧損額超過800萬港元,而上年同期的數據是盈利1480萬港元。2018年,盡管中民筑友實現營收4.65億元,同比增長156.6%,但歸母凈利潤為2403萬元,同比下降78.2%。
對數百億債務壓頂的中民投而言,這只是其繼續甩賣資產自救的舉措之一,房地產業務已被其視為可出售業務。
就在今年2月,中民投以121億元,將自己最優質資產之一的50%股權賣給了綠地,即上海董家渡13號、15號地塊。用中民投方面的話說,是“完成了不符合戰略轉型方向的重要項目退出”,“中民投本沒有布局地產的初衷,由于董家渡項目而進入地產行業”。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宗位于上海外灘黃金位置的地塊,是當年上海的總價“地王”,意氣風發之時的中民投曾為此付出了248.5億元的高額代價。
與此同時,中民投還將4年前耗資45億元購買的陽光城股份部分轉讓,但并未披露交易對價。
6月,中民投“棄子”上置集團,以12.85億元向陽光城賣掉了遼寧沈陽項目公司100%股權,預計錄得收益1.93億元。要知道,2015年出手認購上置集團60.7%股權之時,中民投還被稱為“白衣騎士”。
目前,以中民筑友為主的裝配式建筑板塊已經從中民投官網撤下。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