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們,意氣風發譜新篇
圖為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珠峰邊境派出所組織民警開展集體宣誓活動。記者 王杰學 通訊員 劉戀 胡俊浩 攝
在西藏消防救援總隊換裝儀式上,西藏消防救援總隊給消防救援支隊授旗。記者 張黎黎 通訊員 扎西次旦 攝
2018年10月11日凌晨7時許,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波公村境內與四川省白玉縣金沙鎮日西鄉交界處的金沙江兩岸發生山體滑坡,導致金沙江斷流并形成堰塞湖,通往波羅鄉的唯一橋梁被江水淹沒,附近多個村莊及農田受到嚴重威脅,情況十分危急。
西藏自治區森林消防總隊昌都支隊江達中隊48名救援人員火速趕赴現場救援。這也是武警森林部隊成建制轉制移交到應急管理部后,首次以森林消防的身份亮相救援現場。
稱謂雖改,但守護群眾的初心卻永葆不變。
同年10月,公安消防部隊官兵集體退出現役,成建制劃歸應急管理部,西藏消防救援總隊正式組建。
2019年1月1日,武警西藏邊防總隊全體官兵正式退出現役,成為雪域高原上的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
新征程,新起點,他們整裝再出發。
新榮耀,新輝煌,他們意氣風發再譜新篇。
“主動對接應急救援主力軍職責”
圓滿完成30余次重大消防安保任務;先后救助國內外病重游客、遇險群眾和朝佛人員、僧侶千余人;幫助清理布達拉宮后山雜草、清除積雪、沖洗路面、搬送貴重文物30余次;向游客、僧侶和朝佛群眾科普消防知識12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受益人數高達3萬余人……
這些只是拉薩市消防救援支隊布達拉宮大隊在改制后半年多時間里的一小部分工作,在這些日常的每個瞬間,凝聚的卻是西藏消防救援總隊打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金字招牌”的不變追求。
然而,新時代召喚新使命。
改制后的西藏消防救援總隊主動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這一職能定位,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全力推動轉型升級。
2018年10月17日5時許,雅魯藏布江林芝市米林縣派鎮加拉村段下游發生山體滑坡,形成堰塞湖,嚴重威脅上下游群眾安全。林芝消防救援支隊王紅波接到命令:帶領由特勤中隊、米林大隊指戰員組成20人突擊隊,徒步挺進加拉村救援。
夜里11點,走在最前的向導報告:“前面是懸崖,沒路了!建議原路返回。”王紅波堅決不同意:“命令如山!鄉親們還在盼著我們呢!前面就是鬼門關,也要闖一闖!”一夜的摸索,當光亮穿過密林被加拉村群眾發現,山下沸騰了!“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孩子,你們來了,我就睡得著了!”
“這次救援,發生在改革轉隸的特殊時期,是我脫下軍裝后參與處置的第一次重大救援。我真切感受到了我們的消防隊員在改革大考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事后接受采訪,王紅波感慨萬千。
像這樣的事情在西藏消防救援總隊還有很多,全力轉型升級的事情更多。
強化地震救援專業隊,全要素、全過程開展跨區域地震救援拉練1次,完成部局217人總隊級重型救援隊伍拉動集結,組織總隊、各市地9支重(輕)型救援隊實戰拉動演練4次。
適應特殊災害事故和跨地區、跨境救援需要,推進綜合應急救援機動支隊建設,下轄國家高山救援、地質災害救援、水域救援、火災撲救、戰勤保障和重型工程機械救援大隊(依托地方重型工程機械)6個專業救援大隊,目前,國家高山救援拉薩大隊已通過部局驗收并具備跨國、跨境增援能力。
結合西藏汛情形勢,建立一支100人的防汛抗洪搶險救援隊,各市地消防救援支隊依托藏東、藏中、藏南、藏北四大重點流域,分別組建7支30人的防汛抗洪搶險救援突擊隊,實現了全區防汛抗洪隊伍的全覆蓋。
持續強化與防汛、氣象、水利、地震、交通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強對區內易引發的城市內澇、洪澇、山體滑坡、泥石流11條重要流域的分析預判,實時發布預警信息。
指導全區消防救援隊伍高效撲救70起火災,圓滿完成墨脫“4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