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厚普公益學校高中語文組備課。厚普公益學校供圖
生活給了陳陽一份巧合與驚喜。他說自己平凡得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因為一束陽光的照射開始熠熠閃光。
陳陽生命里的這束“光”,就是東北師范大學厚普公益學校(以下簡稱“厚普”)。從初一到高二,他一直在“厚普”補習。3年前,陳陽考入東北師范大學,他轉換了角色,從“厚普”的補習生變為一名志愿教師。
中學時代,陳陽總是期待周日快點到來,不是為了休息,而是能走進東北師范大學的教室,得到老師們的關注和鼓勵。
10年前,東北師范大學厚普公益學校成立。這是一所由大學生自發創辦、面向長春市及周邊縣區農民工和貧困家庭子女的公益性輔導學校。“厚普”的名字取意于英文單詞hope,寓意為希望。
陳陽是“厚普”的第四屆補習生。當他在報紙上看到“厚普”的招生信息時,也看到了希望。對于一個父母都失業、靠低保維持生活的家庭來說,很難再花錢給孩子補課。可剛上初中時,陳陽學習有些吃力,成績排在班級的中下游。
解宏偉是厚普公益學校的創始人。現在,他已經是長春一所知名中學的化學教師。生長在農村的解宏偉,非常明白農村和城市家庭貧困的孩子有多需要學業輔導和豐富的課外生活。他還在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讀書時,經常利用暑假去西北和西南山區支教。
“關注了遙遠的山區,周圍有需要的孩子誰來幫?”愛心的種子撒在解宏偉心里。他與化學學院其他同學一起走訪了長春多個中學和社區,了解家庭貧困學生的補課需求。醞釀了1年,在學校和化學學院團委的支持下,2009年秋季,厚普公益學校第一期開班。
解宏偉通過當地媒體發布招生信息后,有很多家長打電話咨詢。第一期“厚普”補習班先開設了初中課程,有180多名學生。
有人認可,也引來不少質疑。有些社會輔導機構和家長覺得,師范生們辦公益學校是一時熱情,不過是為將來從教練手而已。
“不能讓農民工和貧困家庭的孩子白來,更不能丟了東北師大的招牌。”解宏偉說,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課程不間斷,“厚普”對志愿教師的選拔非常嚴格。
“厚普”是東北師大最難進的社團,有些教學崗位的錄取比例達到20比1。篩選的第一關為筆試,考題是挑選出來的各科歷年高考題。筆試的勝出者還要通過教學技能和奉獻精神等綜合素質的考察。
樂于奉獻是“厚普”挑選教師最看中的品格。一次,一名能力不錯的“學霸”應聘者在試講環節被淘汰出局。他上臺單手拿著書、下巴高高抬起。開口第一句話是“這個題目有啥好講的”,評委組一致決定,態度傲慢的人不適合留在“厚普”。
是否會為了15分鐘的試講去認真查閱教法和參考書、當其他事與上課時間沖突時是否會優先選擇上課、是否愿意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厚普”要選擇一幫志趣相投的人,共同做一份愛心事業。
初中時期的陳陽性格內向,和陌生人說話時會緊張和重復。平時在學校,害羞的他幾乎不會主動找老師發問。一次在“厚普”的化學課上,老師讓大家上臺表演化學元素。陳陽不敢,老師就耐心地鼓勵他。最終陳陽戰勝了自己。他說,平時在學校,老師只會叫舉手的學生,“厚普”讓他開始感受到被關注。
生動的課堂和愉快的氛圍,每個學生能享受到無差別的對待。這一點,陳陽很受益,他開始慢慢喜歡在課上回答問題、與人交流。
早幾年,中學生沒有手機,每周的上課地點經常有變動。不論天氣如何,“厚普”的教師們都提前在教學樓門前等著,通知每一個來的學生。這些細微之處,陳陽至今印象深刻。
在東北師范大學的校園里,陳陽結識了一群有夢想和愛心的大學生,為他“兩點一線”的中學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
自己的兄弟姐妹來“厚普”補課,你是否放心?如果有一點疑慮,就說明志愿教師沒有做好本職工作。“厚普”高中部英語教研組組長倪家瑞一直記得她剛加入時,前任教研組長說的一番話。
“每個人的學習成長過程中,都有令自己尊敬與難忘的老師。”倪家瑞希望日后學生再提到她時,也會有這樣的感受。
每次上課前,倪家瑞會提前趕到教室,和孩子們聊聊一周來的學習狀況。要是課堂上有內向的孩子,她會結合教學內容講個笑話,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倪家瑞還有個習慣,每次有新生來,她會留下電話和QQ號,方便平日里給大家答疑解惑。
今年6月,劉禹慧當選為厚普公益學校的第十一期校長,任期一年。劉禹慧是非師范專業學生。剛進入大學時,“厚普”的學生叫志愿教師“爸爸”的故事吸引了她。
故事的主角是東北師大的大四學生趙明亮。他在“厚普”做過3年志愿教師。在“厚普”暑期夏令營上,趙明亮跟孩子們朝夕相處,上課、吃飯、睡覺,每個環節趙明亮都為他們安排妥當。孩子們送給他一個愛稱“趙爸”。剛20歲出頭,戀愛都沒怎么談過,就被叫“爸”,趙明亮有點哭笑不得。
學生信任趙明亮,愿意和他分享秘密。一名初三男孩喜歡同班一個女生,但不敢表達。
“怎么辦?”這個男生問。
“初三是升學的關鍵時期,以學習為重,把對女生的好感先放在心里,不要影響互相的學習與生活。”趙明亮說的話,這個男生真的聽了進去。
不僅給孩子們補課,還要和他們像朋友一樣相處,是趙明亮的心得體會。“走進他們心里,說話才會有分量。”他發現,來“厚普”的孩子們最大的變化是開闊了眼界,夢想之花開始綻放。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是大多公費師范生的未來目標。在“厚普”,他們提前體驗和懂得了為師之道。
現在,“厚普”有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教學部,200多名教師和300多名學生。小學部開設美術、音樂等特長班,初、高中為全科輔導課程。除此之外,還成立了龍子心希望學校小學部教學基地和社區分校。
為兼顧鞏固學科考試點、擴大知識面,志愿教師們立足教材、不講教材。在大班教學之外,對進度慢的學生還會有“一對一”的個性化輔導。
在任課教師之外,考慮到許多家庭貧困學生心理更脆弱和敏感,“厚普”的每個班級還配有班主任,負責學生的心理輔導和課堂紀律。除了嚴格選拔,日常考核也不放松。每周,“厚普”各個教研組的教師會集中備課,負責行政管理的志愿者也會一起參與,對課上的教案進行評定和完善。學期中間,會舉辦教師技能大賽。學期末有總結大會,表彰優秀教師,為表現優異的學生頒發每人300元的助學金。
多年來形成的考核習慣,讓志愿教師們頗有競爭意識,也避免了很多校園公益組織在提供志愿服務中約束力差的問題,劉禹慧說。
厚普公益學校籌備時,東北師范大學團委書記李鵬,彼時正是化學學院的團委書記。他見證了“厚普”的創立和成長。“這是一個有拳拳愛心的項目”。
李鵬說,這個平臺不僅解決了家庭貧困學子的補習問題,也滿足了大學生自我實踐、提升和奉獻的價值需要。在他看來,一屆屆東北師大學子把大學最美好的課余時光投入到其中,在孩子心中撒播希望的種子,用愛心照亮他們的未來。
長期以來,東北師大團委支持著“厚普”的各項經費開支,還有企業為“厚普”學生提供助學金。
因為在長春工作的便利,解宏偉經常和在任“厚普”教師分享經驗,也會向周圍人介紹這個組織。前年,解宏偉任高三的化學教師,他特意抽出了幾個周末,給“厚普”的高三孩子補化學課。
10年過去,共有72所中小學的3750多名學生在“厚普”補習過,東北師范大學的1639名大學生志愿者先后參與到公益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中來。“厚德載物,普澤愛心”的“厚普”校訓在一屆屆東北師大學子中傳承著。
一份不完全的統計顯示,來“厚普”的學生大多成績處于中等偏下,一個學期的補課后可以上升到中等或中上等。劉禹慧說,有不少學生考上了重點高中和全國知名高校。
除了周日補課,每個暑假“厚普”還會舉辦為期10天的夏令營,大家一起進行素質拓展、分享成長中的困惑。寒假時,志愿教師們會去家訪。
陳陽還記得當年老師們來家訪時,送來了一本他想買很久的《中考滿分作文大全》,還有一個紅皮的活頁記事本。記事本扉頁上印著厚普公益學校的章,他一直沒舍得用。現在,這個記事本就放在陳陽的宿舍里,“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考入東北師范大學的陳陽,在社團納新時,一筆一畫地填了一張“厚普”的報名表。能延續與“厚普”的情感,陳陽覺得幸運又幸福。現在,每個周日,陳陽都會出現在“厚普”的課堂上給學生們上課。“未來,我要做一名有人情味的語文教師”。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培蓮 實習生 于喜水 馮楠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