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值退層”有利各層良性流動
日前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分層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在創新層規則中新增面值退出規定。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新規的出臺將給創新層的“仙股們”敲響警鐘。同時,該制度有利于新三板不同層次之間形成良性流動,優勝劣汰。
創新層新增退層規則
根據上述征求意見稿,在“各市場層級的退出情形”中,“創新層掛牌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全國股轉公司即時將其調出創新層”,包括連續60個交易日股票每日收盤價均低于每股面值。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新三板創新層共有59家企業的股價低于1元/股。其中,做市轉讓公司38家,集中競價轉讓公司21家。
以做市轉讓公司金天地為例,公司主要從事影視制作,劇本版權收入占其總營收的七成以上。隨著影視劇行業嚴冬的來臨,公司2018年起由盈轉虧。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金天地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860.12萬元、1591.76萬元、205.58萬元;對應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25.81萬元、-9480.03萬元、-607.62萬元。
由于業績不振,金天地的股價從2018年開始步入1元/股以下的“仙股”行列。今年10月8日,公司股票更是下探至最低點0.13元/股。截至11月12日收盤,金天地報0.19元/股。
除了基本面問題,一些創新層企業成為“仙股”或與密集的“高送轉”有關。以本草春為例。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公司均實施了送轉方案,2016年為10股轉30股、2017年為10股送10股、2018年為10股送5股。今年年初至今,本草春上漲25.32%,但其仍以0.65元/股的價格處于“仙股”之列。
實際上,A股“面值退市”股票中就有玩砸了“高送轉”的例子。新三板的“面值退層”同樣應該引起企業的重視。
創新層仙股警鐘響起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滬深交易所一直有“面值退市”的規定,即如果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面值將觸發強制退市,而在新三板成為“仙股”并不會受到任何懲罰。此次新規的出臺將給創新層的“仙股們”敲響警鐘。“對股價和每股凈利潤本身不高卻喜歡高送轉的企業敲響了警鐘,以后‘高轉股’需要提前考量二級市場的股價。”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傅立春表示,創新層退層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實行注冊制及A股退市常態化等一脈相承。該條規則參考了A股的一些規則,實施創新層退層制度,使得新三板制度更加完善。
傅立春認為,創新層退層制度對創新層公司也是一種激勵。“特別是新三板有了精選層,創新層的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不同層次間差異化安排是必要的,可以形成良性流動,優勝劣汰。”
銀泰證券股轉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表示,“面值退層”制度有利于促進優勝劣汰,“如果股價長期低于面值,證明市場不認可這家公司的質地以及投資價值,應該降層,節約監管資源,提高市場效率。”新三板本身就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從創新層退層后,如果公司未來基本面得到改善,股價上漲,還是有機會再回來。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