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不利氣象增多 大氣污染治理面臨挑戰
央視網消息:北方地區已經正式進入供暖季,而每年的秋冬季節都是霧霾天氣最為嚴重的時候,為此大家都會特別關注空氣質量的變化。近幾年,北方地區陸續進行了煤改電、煤改氣,清潔能源的使用逐漸替代傳統能源,對改善大氣環境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霧霾真的離我們遠了嗎?今年冬季的氣象條件又怎么樣?
進入采暖季,大氣污染治理將面臨新的考驗,今年大氣污染擴散的氣象條件怎么樣?將對大氣污染的形式帶來哪些影響?各地應該如何加強應對?如何抵消采暖排放增加帶來的影響?
中國氣象局霧霾觀測預報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 龔山嶺:今年根據我們大型模式的預報結果和預測結果,發現今年可能是一定的暖冬。總的來說,今年的氣象條件不太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和傳輸。
作為研究霧霾觀測預報的團隊,龔山嶺表示,隨著北方采暖季的到來,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還會增加。一旦遇到不利氣象條件,大氣污染情況將會加劇。來自環境科學研究院的柴發合也同樣表示,今冬霧霾形勢嚴峻。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 柴發合:今年冬季的大氣污染,由于不利氣象條件的增加,重污染天氣可能有發生頻率高、持續時間長的特點。
柴發合表示,對于秋冬季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堅決不能放松。當前已經到了一個減排瓶頸期,如何能鞏固住減排成果是關鍵。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 柴發合: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堅決不能放松。要把我們前幾年煤改電、煤改氣、集中供熱,散煤改造的這些成果能夠鞏固住。這就需要我們在電力和天然氣供應方面加大力度,確保這些清潔能源的供應,確保已經改造過的散戶不再燒散煤。要鞏固散亂污企業整頓的成果。在秋冬季這部分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有反彈,也會對大氣環境質量造成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生態環境部秋冬季攻堅行動方案中,一律沒有涉及強制性錯峰生產、大范圍停工停產等要求,堅決反對“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生態環境部曾公開對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表示,要嚴格依法依規做好各項工作。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