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通過評估,3家通過驗收,甘肅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成創新創業重要基地
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記者從甘肅省科技廳獲悉,日前科技部發布了對第1-5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綜合評估結果,經過自評估、視頻答辯以及綜合評議等程序,我省入列評估對象的定西、天水、武威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評估結果均為達標。與此同時,甘南、臨夏、白銀3家新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也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
據了解,目前我省共有9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經過多年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已成為我省農業領域創新創業的重要基地,在集聚科技創新資源、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成果示范推廣、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實施科技項目,將科技成果在園區轉化和示范推廣,在產生良好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同時,也為加速我省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探索了一條新途徑。
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作為旱作農業科技園區的典型代表,始建于1999年的定西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已逐步發展形成了馬鈴薯、畜草、中藥材三大主導產業,去年實現產值14.5億元。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按照“打航天牌、走循環路、創加工業、帶農民富”的思路,不斷提升園區科技創新和產業培育水平,截至去年底,園區帶動各類從業人員10萬余人,去年實現總產值11.9億元。武威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綠色有機農業、高附加值農業和出口農業,2018年實現產值34.2億元。
2015年,為促進我省少數民族地區和深度貧困地區農村領域創新創業發展和農業綜合效益,省科技廳組織甘南、臨夏兩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和白銀市申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并于當年底獲科技部批準建設。3年來,3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已成為當地農業產業轉型發展的領頭羊、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的重要平臺,輻射帶動作用發揮明顯。
據悉,此次評估達標的還有北京通州等85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蒙古和林格爾等10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評估未達標。一同通過驗收的還有江蘇揚州等77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河北白洋淀等5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未通過驗收。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