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被代言” 法院判定商家賠償200萬元
14日,吳亦凡起訴廣州一公司擅用他照片用作廣告代言、侵犯其肖像權一案在北京海淀法院當庭宣判。
據北京海淀法院微信公眾號,法院判決認定該公司構成侵犯肖像權,要求停止侵權、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吳亦凡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200萬元。
圖片來源:海淀法院微信公眾號截圖
案件經過
事情還要從2017年說起。
當年,廣州一公司在官網首頁顯著位置發布有吳亦凡的正面半身像圖片并配有廣告語與吳亦凡手寫版簽名以及該公司產品品牌介紹、工藝、合作方式、產品的詳細介紹內容。
此外,該公司還在微信公眾號推送多篇文章,使用多幅吳亦凡肖像、吳亦凡打印體名字和手寫藝術簽名作為文章配圖,并在圖中配有二維碼及廣告語。
同年10月,該公司的微博在發布的頭條文章和微博內容使用吳亦凡肖像,微博內容配圖顯示,該公司將多幅吳亦凡肖像張貼或放置于其所許可經營的品牌實體店面門口進行商業宣傳。
據大眾點評網及原告公證錄像取證顯示:位于江蘇、廣東、福建、河南、山西的20余該公司實體店鋪使用了吳亦凡的肖像圖片用于商業宣傳。
事實上,吳亦凡從未與這家公司有過合作。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因此,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廣州這家公司的行為,具有以營利目的使用肖像的明顯特征,嚴重侵犯了吳亦凡的肖像權,故該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法院判定該公司停止侵權,在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中連續三日向吳亦凡賠禮道歉,并判定賠償吳亦凡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200萬元。
200萬賠償是否多?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海淀法院近年來在此類案件中判賠額度最高的案件。
那么,200萬元多不多呢?
法院認為,吳亦凡作為知名度高的明星,其肖像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但被告公司在本案中,將吳亦凡的肖像圖片修改成品牌代言的廣告形象,而且配上手寫簽名及推薦語,容易讓公眾形成誤解,侵權主觀故意明顯,情節嚴重,應當加大侵權制裁力度。
法院也提到,依據一般常識,明星進行品牌產品代言通常比單純地許可使用肖像的市場價格更高,企業以品牌代言方式使用明星肖像,也比單純配圖使用明星肖像的獲利更多。
雖然吳亦凡向法院提交代言人協議中體現市場價格的市場領域并非餐飲領域,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吳亦凡在品牌代言方面的市場價位,故法院以吳亦凡肖像的許可使用市場價格及侵權人可能因此而獲利的情況為基礎,綜合考慮被告公司的各項侵權情節,判定賠償吳亦凡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200萬元。
資料圖:吳亦凡
明星頻頻“被代言”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明星“被代言”的情況頻頻發生。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今年10月31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臺灣知名女藝人郭碧婷肖像權、姓名權糾紛一案進行二審公開宣判。
法院認為,上海某服飾公司在其官方商城、京東旗艦店和天貓旗艦店使用郭碧婷身著其品牌服飾的照片進行營利宣傳的行為,侵犯了郭碧婷肖像權和姓名權,判定服飾公司賠禮道歉及賠償郭碧婷12萬余元的經濟損失。
除了明星的寫真、日常照外,明星在影視劇的劇照,甚至衍生出來的表情包,也不能隨便使用。
前幾年,“葛優躺”表情包風靡一時。后來,葛優以肖像權被侵犯為由,將表情包制作者藝龍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告上法庭。2018年,法院責令該網站賠償7.5萬元并像葛優賠禮道歉。
2017年,某傳媒公司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兩篇以馬伊琍為主題的文章,不僅使用其在《我的前半生》里的多張劇照配圖,文中還附有整形外科醫院服務項目等廣告信息。法院認定該公司的行為侵犯了馬伊琍的肖像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判決其賠償馬伊琍4萬余元。
用明星來宣傳產品,雖然是一種營銷手段,但也要遵守法律。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