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三日累跌近40%,趣店Q3財報暗藏了哪些風險?
原標題:股價三日累跌近40%,趣店Q3財報暗藏了哪些風險? 來源:騰訊證券
騰訊證券11月21日訊,周一,趣店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后,由于每股盈利不及預期和財測利空,股價隨之大跌,本周截至周三收盤累跌38.8%。專注于中概股研究的機構Terracotta Investments亦在投資博客SeekingAlpha刊文,表明看空趣店的立場。
文章指出,對于趣店未來的走勢而言,資產品質的惡化依然是一個關鍵性的風險。開放平臺缺乏實質性的獨特性,難以承擔起關鍵營收引擎的任務。現金貸業務持續下滑,貸款撮合服務正在喪失前進動力。
趣店當季營收略略超過了預期,但是每股盈利未能達標。該股遭到拋售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該公司以削減貸款資產風險和專注于高品質客戶為理由發布了疲軟的預期。此前他們預計2019年凈利潤將達到45億元人民幣,這次被急劇削減到了40億元。結合這45億元預期的來歷考慮,投資者就更加捏一把汗——6月21日,趣店以開放平臺戰略前景樂觀為理由,將此前的35億元預期提升到了45億元。
基本觀點
不看好趣店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對于趣店這樣的小型線上放款平臺而言,穩定的客流來源是至關重要的。趣店之前與螞蟻金服合作,由此獲得了數以千萬計的高品質借款者,讓他們可以從容貨幣化。然而,趣店專注于高風險客戶群的做法引起了螞蟻金服的憂慮,他們并不希望支付寶app 和發薪日貸款扯上瓜葛。于是,支付寶結束了與趣店的合作,趣店的圖標也從支付寶app當中消失了。失去了螞蟻金服的支持,這是趣店的一個巨大損失。在那之后,趣店就只能主要依靠他們既有的用戶來推動貸款增長了。
其次,該公司將目標主要鎖定在次級貸款客戶群身上,后者是違約風險最大的人群。考慮到趣店承擔了更高的風險,要抵消潛在違約的影響,更高的價格顯然是必要的,于是乎,趣店專注于這貸款年度百分率(APR)36%,缺乏信用記錄,依然想要借款滿足消費需求的人群。然而,中國監管大環境的變化正在削弱行業的定價能力,于是,趣店便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一方面,定價降低,而另外一方面,因為無法從機構合作伙伴那里獲得有利的融資條件,他們的成本居高不下。
第三,趣店的開放平臺缺乏有競爭力的獨特特質。其實,過去幾個季度當中,趣店自己也曾經多次談到,他們更愿意將貸款提供給那些高風險客戶群,而將品質較好的客戶介紹給其他平臺。趣店的這種選擇是有其道理的,因為他們只能提供有限額度的貸款,所以從次級客戶身上賺取更高利潤,從優質客戶身上獲取無風險介紹費用便成了合理的選擇。然而,這樣一個轉介系統是中國所有的線上消費貸款放款商都在使用的,這也就意味著,雖然趣店近期內能夠賺到這筆錢,但是是否能夠長期維持就是個問號了。需要指出的是,趣店之前調升業績預期,主要理由就是開放平臺前景看好,而他們現在降低預期,顯然說明自己對開放平臺的表現已經不那么樂觀了。
最后,考慮到趣店主體客戶的次級特性,他們向著貸款撮合方向的轉型恐怕很難有好的結果。趣店必須首先贏得持牌金融機構的信任,后者才可能將通過他們向次級客戶發放貸款。然而事實上,持牌機構往往都不愿意承擔這樣的風險,這也就意味著趣店恐怕很難吸引到高品質機構作為合作伙伴。哪怕趣店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吸引到了金融伙伴,這些伙伴也往往都是規模較小的,希望盡可能推高自己賬面上放款數量的機構,他們肯定會向趣店要求高昂的成本來抵消可能的減記風險。
考慮到監管方面的發展進化,中國消費放款行業預計還將繼續沿著高波動和不可預測的道路前進。由于監管機構正在大力取締發薪日貸款,強迫平臺轉向貸款撮合,趣店這種專注于次級客戶群和高內部收益率(IRR)貸款的玩家注定將成為最容易受到監管沖擊的對象。
次級客戶群是定時炸彈
中國的線上消費放款行業面對的是非常巨大的金融需求,有大約4億人都缺乏必要的信用記錄,正在尋求線上借貸的可能性。最初,這些借款者是通過宜人貸等P2P平臺借款的,但是后來,這種做法被認為不合規,監管部門推動平臺向著貸款撮合者轉型,從原來的從銀行借款再放給個人的模式轉為幫助銀行放款的模式。
在小額貸消費者群體當中,有些個人可以靠著自己的非機構信用記錄,比如電商交易、社交互動或者其他app的記錄去獲取和保持較為有利的APR。比如,頻繁的電商購物可以說明一個人有著穩定的收入和消費情況,而手機中裝滿了可疑app的人顯然是個高風險借款者。
趣店專注的是沒有信用歷史,可信度高度可疑的人群,因此他們的貸款價格來到了36%的IRR,這是監管允許平臺定價的上限。
這種操作在次級借款者狀況良好時還能夠讓趣店獲得可觀的利潤,但是在眾多客戶財務狀況不佳時,便形成了大面積違約的風險——趣店還有很多客戶的資料沒有被納入國家信用系統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哪怕不還趣店的貸款,自己的信用記錄也不會受到影響。
有鑒于此,資產品質將依然是趣店的一大心病,事實上,最近這份財報也顯示,他們的M1+拖欠率還在持續攀升。
拖欠率的這一走勢,與今年早些時候也是一脈相承。值得指出的是,上個季度財報發布時,趣店管理層還表示45億元的利潤目標不會改變,因為他們對資產品質正越來越謹慎。 趣店是2018年第四季度正式進軍無批準信用客戶市場的,接下來,2019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發放貸款的拖欠率迅速上揚,意味著資產品質正在不斷惡化,事實上,管理層也談到了這一客戶群拖欠案例的不斷增多。
開放平臺缺乏競爭特色
資產品質惡化之下,趣店走上了開放平臺這個新的發展方向,后者本質上說來就是一種貸款轉介服務,趣店在這里將貸款者介紹給其他的平臺,收取介紹費。
趣店預計開放平臺的貸款促成轉化率將達到10%,但是這一目標能否達到其實高度存疑。這一客流轉介平臺和其他玩家如360金融、拍拍貸的類似轉介服務并無什么實質性差別,也就意味著談不到什么競爭優勢。
雖然當下,開放平臺業務還很賺錢,也成為了不少投資者看好趣店股票的理由,但是投資者不該忘記,趣店會向著這個方向發展,首先是因為他們的現金貸款業務遭遇長期下滑,比如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內貸款產生的融資收益下滑了17%,就是最明顯的證據。此外,雖然貸款撮合營收同比增長可觀,環比下滑卻是個潛在的警告信號,說明持牌機構越來越不愿意通過趣店放款了。
總之,趣店核心的現金貸款業務將繼續在長期下滑通道中滑落,同時貸款撮合業務也正在變成強弩之末。還有,他們的開放平臺缺乏必要的差異度和競爭力,未來幾個季度增長減速幾乎是必然的。管理層這次調降財測就是最明確的警告,說明資產品質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將是該公司的關鍵性風險。(費綠)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