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貨幣政策或保持觀望
近期美國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美國官員對于經濟前景看法不一。最新公布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在連續三次降息后,美聯儲將視經濟數據的變化,再行決定是否調整貨幣政策。
經濟數據表現不一
美國近來公布的經濟數據表現不一。
美國公布的三季度GDP增長數據顯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長1.9%,略低于二季度的2.0%,但強于市場觀察者之前1.6%的預測。11月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也暗示消費信心的回升。這顯示出美國經濟在消費活動的帶動下仍保持韌性。這被市場視為美國經濟并未出現預期中嚴重失速的表現。
美國10月零售月率為0.3%,略高于預期0.2%;但是核心零售銷售月率不及預期值0.4%,僅0.2%。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美國10月零售銷售月率表現好于預期,但主要是受汽車銷售以及汽油價格上升的影響。核心銷售月率低于市場預期,主要是由于美國消費者減少了對大件商品以及服裝的購買,這可能會降低市場對假期購物季的預期。荷蘭國際銀行分析指出,盡管美國10月零售銷售數據表現良好,但13個分項指標中有7個錄得下跌,表明疲弱的范圍有所擴大。
不過,IHS Markit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預計美國假日零售額將增至7337億美元,比去年增長4.6%,并超過過去10年的平均3.8%的增長。
兩項通脹相關數據也出現分化。美國10月CPI年率由前值1.7%升至1.8%;核心年率由2.4%略降至2.3%。數據顯示,潛在通脹有所上升,加上經濟衰退擔憂情緒緩和,為美聯儲近期不再進一步降息提供了支撐。不過,10月PPI年率由1.4%降至1.1%,核心PPI年率也由2.0%降至1.6%,可能給未來CPI等通脹指標帶來下行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制造業持續萎縮。數據顯示,美國10月工業產出月率為-0.8%,差于預期的-0.4%;產能利用率降至76.7%,前值為77.5%。
經濟前景展望出現分歧
面對經濟數據,美國決策者們看法不一,對經濟前景的展望出現分歧。
美國總統特朗普18日在白宮召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就利率水平、負利率、低通脹、寬松政策、美元走強及其對制造業的影響、對外貿易等問題進行了討論。鮑威爾對美國經濟維持擴張保持信心,認為歐盟和日本的負利率政策并不適用于美國。他表示,只要美國經濟前景保持樂觀,目前的貨幣政策是合適的。而特朗普則堅持認為,強勢美元正在損害美國的制造業和經濟增長。
美聯儲內部對經濟前景的判斷也存在分歧。20日公布的10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許多成員認為,鑒于全球經濟增長持續疲弱,以及貿易發展的高度不確定性,再次小幅放寬貨幣政策是適當的。反對者則認為,經濟前景依然樂觀,通脹正在回歸美聯儲的目標。鑒于貨幣政策傳導有時滯,他們傾向于花一些時間來評估此前政策產生的經濟效應。
貨幣政策將保持觀望
對經濟前景的不同看法,直接影響美聯儲下一步的貨幣政策走向。
特朗普一再呼吁美聯儲將利率降至零以下,聲稱歐洲與其他地區的負利率舉措,為這些國家帶來了競爭優勢。
美聯儲的看法則不相同,大部分官員認為貨幣政策已經調整到位。根據會議紀要,美聯儲不僅在當前美國經濟仍在增長的情況下不愿采用負利率,也對經濟陷入衰退時采用負利率的效果深表懷疑。他們認為,將借款成本推低至低于零的水平,“在美國似乎并不是有吸引力的貨幣政策工具”。同時,決策者們也不熱衷于通過購債來控制長期利率,一些決策者認為,這樣做會被視為干涉財政部對國家債務的管理,其他決策者擔心這會使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繼續膨脹。
紀要也警告稱,盡管在地緣政治和國際貿易局勢上出現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變化,但與全球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前景有關的風險仍然很大。美聯儲官員依舊擔心企業支出、制造業和出口疲軟可能會波及勞動力市場和消費者支出,并威脅美國經濟擴張。
據路透社報道,對于貨幣政策的討論是對美聯儲相關策略全面審議的一部分。相關審議從今年初開始,預計將在2020年年中結束,其中圍繞美聯儲是否應當調整其通脹策略以確保通脹率不會停留在2%目標以下太久,也展開了廣泛討論。
大部分美聯儲決策者認為,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調整,以確保有足夠的彈藥應對經濟下滑。但部分決策者對這一程序能否促使美聯儲運作方式發生轉變提出疑問。
美聯儲官員們也討論了一系列強化現有政策工具的途徑,包括如何加強前瞻性指引的使用、設計利率政策來鼓勵投資和支出。他們還討論了在下次經濟衰退時如何讓購債計劃有最佳效果。
12月10日至11日,美聯儲年內將進行最后一次利率制定會議。據CME“美聯儲觀察”最新數據顯示,美聯儲12月維持當前利率1.50%至1.75%的概率為97.8%,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2.2%。未來降息概率超過50%的月份要到明年下半年。單就貨幣政策而言,美聯儲近期大概率采取觀望策略,并不急于繼續調整利率。除了經濟數據,明年美聯儲高層投票權輪換后,內部決策層的變化也將成為影響美聯儲后續行動的因素。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