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全流通改革拉開大幕 部分大型券商開始積極備戰
H股“全流通”作為一項重要的項目,從方案論證、開戶,到交易落地等環節,均需要券商代理。在政策落地之后,部分內地大型券商已經開始積極備戰,欲在H股“全流通”改革的代理業務中發力。H股“全流通”意味著H股上市公司的境內股東所持股份可以轉化為在香港資本市場交易的股票,實現二級市場的變現,基本消除了境內企業H股上市的弊端。
11月15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為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H股公司健康發展,中國證監會于2018年順利完成了3家H股公司“全流通”試點工作。試點期間兩地市場運行平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各方面反映良好。經國務院批準,證監會現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
2017年底,證監會宣布對H股“全流通”進行試點。2018年證監會完成了3家H股公司“全流通”試點工作,試點期間兩地市場運行平穩,取得較好效果,推動H股全流通改革條件已基本具備。
什么是H股全流通?
首先了解一下和全流通相關的名詞概念:
“全流通” :是指H股公司的境內未上市股份(包括境外上市前境內股東持有的未上市內資股、境外上市后在境內增發的未上市內資股以及外資股東持有的未上市股份)到香港聯交所上市流通。
H股:也成國企股,是經證監會批準,注冊在內地,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境外上市外資股。
內資股:指由中國發行人根據中國法律發行的股票,以人民幣標明面值,并以人民幣認購。
外資股:指由中國發行人根據中國法律發行的股票,以人民幣標明面值,并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認購。
在H股上市的股票中,可以在港交所流通的為外資股,內資股則不能在港交所流通,外資股必須“在境外上市”,即在境外公司公開的證券交易場所流通轉讓,但可以采取境外存股證形式或者股票的其他派生形式。而內資股并不一定要在境內市場上市。內資股在境內市場公開上市交易之前,內資股就處于非流通(相對公開市場而言)狀態。
H股架構下,內資股不具備流動性,且沒有減持和股權質押的功能,使得大股東無法在股價上獲得任何收益,導致公司價值被大幅度低估。對于企業而言,H股IPO只有融資功能,沒有套現功能。
此次H股“全流通”改革全面推開,將容許將“內資股”轉為“外資股”,股權分置問題將得到解決,內資股全放在港股市場流通交易,令大股東有機會減持套現。
對于H股“全流通”的討論,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
2005年10月,建設銀行以H股“全流通”的方式在香港上市,是第一家H股“全流通”公司。
2017年12月19日,證監會宣布啟動H股“全流通”試點,試點企業不超過3家,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有序推進。隨后,經國務院批準,證監會以聯想控股)、中航科工威高股份三家上市公司為試點,并分別于2018年6月6日、6月15日和8月7日完成了試點。
廣發證券研報顯示,在試點完成后的30個交易日內,除聯想控股外,中航科工、威高股份的股價相較大盤均取得相對收益。
從業績方面來看,三家試點公司在實行H股“全流通”后,其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的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2019年11月,證監會全面推開“全流通”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三點變化:
一是總結試點期間好的做法,形成規則制度,并以業務指引的形式加以明確;
二是不再對公司規模、行業等設置限制條件,在滿足外資準入等管理規定的情形下,公司和股東可自主決策,依法依規申請實施“全流通”;
三是不設家數限制和完成時限,按照“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原則有序推進。
具體來看,H股公司或擬申請H股首發上市的公司以下類型股份可申請H股“全流通”:
一是境外上市前境內股東持有的內資股,
二是境外上市后在境內增發的內資股,三是外資股東持有的未上市流通股份,F階段,“全流通”股份上市流通地為香港聯交所。
證監會表示:
H股公司申請“全流通”的,應當按照“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公開募集股份及上市(包括增發)審批”行政許可程序向中國證監會提出申請。H股公司可單獨或在申請境外再融資時一并提出“全流通”申請。尚未上市的境內股份有限公司可在申請境外首次公開發行上市時一并提出“全流通”申請。
境內股東應通過相應H股公司,選擇一家境內證券公司,參與H股“全流通”交易。具體路徑為,通過境內證券公司提交交易委托指令,經由深圳證券通信有限公司,傳遞至上述證券公司指定合作的香港證券公司,由香港證券公司按照香港聯交所規則在香港市場進行相應的證券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H股“全流通”機制下,境內股東僅可根據相關業務規則增減持本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流通的股份。目前這一增持功能因技術原因暫未開通,將在技術系統等條件具備后按程序推出。
另外,金融、類金融行業公司,以及其他對股東資質設置準入要求行業的公司,申請H股“全流通”原則上還應當事先取得行業監管部門同意。
在試點經驗基礎上穩步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有利于促進H股公司各類股東利益一致和公司治理完善,助力境內企業更好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獲得發展,也有利于香港資本市場發展。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繼續認真貫徹“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斷完善境外上市監管規則制度安排,更好支持企業和實體經濟發展。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