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手藝 不靠網紅 拒絕捐助 我有能力救兒子!
不少人前來購買雞肉,兒子幫著爸爸維持秩序
在抖音上火起來之后,每天慕名找王精明拍視頻的人很多,有的人讓他喊兩嗓子,他忙不贏就說,“我是專業賣雞肉的,不是專業打廣告的!”
“王雞肉”火了?抖音上,與“王雞肉”相關的視頻達100多個,最高的一個視頻點贊數達259.5萬,評論數達2.4萬?粗刻炷矫鴣淼氖晨停巴蹼u肉”說:“抖音才幾年?我2013年就火了!
這次走紅是因為他在兒子患白血病后,靠著雙肩挑著擔子賣拌雞,“結清”100多萬醫療費!巴蹼u肉”說,“人貴自立,我憑雙手可以撐起這個家!”
食客慕名而來
每天都像粉絲見面會
“王雞肉”本名王精明,因27年前挑扁擔在成都溫江售賣雞肉,遂以“王雞肉”自稱,F在老溫江人一聽到吆喝聲,就知道他來了。“王……雞……肉……”剛到下午4點,站在成都溫江區贊元街拐角,很遠就能聽到“王雞肉”的叫賣聲。
他把當天現殺現宰的雞肉切成小坨,淋上秘制高湯、紅油海椒、花椒粉,從罐子里倒出的油酥花生米配上清香的蔥段和芹菜段,再用勺子在燴瓢里快速翻轉,就算是人里三層外三層地圍著,走過路邊第四層的人也會探過頭來,“啥子哦,好香!”
“你好,我是在抖音上看了你的視頻專門從德陽來買的,3點過就到了!薄拔沂菑膹V州來的,1點過就到了呢!”近來,“王雞肉”的攤前聚集了很多慕名而來的人,每天都像粉絲見面會一樣。而他最多只是笑笑,手中翻轉的勺子從來不停,并指揮一眾圍觀“粉絲”,“排好隊,排好隊……”
王精明說,他在溫江賣拌雞賣了27年,在這(贊元街)都已有10年了。作為溫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名小吃之一,這個“門面”,也是當地政府特地給他劃定的。每天早上從9點到11點他會挑著擔子出現在白馬廟街,11點半到12點半,則在來鳳路十字路口,到了下午4點,又會出現在贊元街街口。
結婚、生子、買房
從苦日子到好日子
王精明今年46歲,個子不高,但擔起兩個籮筐走起路來依舊很“得力”。30多年來,他的扁擔只有一根兒,已被磨得細小光滑,籮筐早已用爛兩三副,右肩因為多年擔挑子,也被磨起印子。有人專門稱過他的籮筐,“有130多斤。”
每天上午和下午,他的籮筐都是滿滿當當地出去,干干凈凈地回來。遇到熟人,他還會多擺上兩句,“他們說我這籮筐里挑的不是雞肉,而是對一家的責任……”談起這些,王精明仿佛干起活來,也特別有勁兒了。
王精明是都江堰石羊鎮的一位農民,9歲失去父親,從小跟著爺爺長大,家里不富裕,他家是村里最后一家安上電燈、吃上饃饃的人。過慣了苦日子,他15歲就開始獨自奔波在青城山、都江堰售賣涼拌雞,后經人介紹來到溫江,專做紅油拌雞肉。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王精明說,從小家人就教導他:人窮志不窮、人貴自立。到了溫江后,通過自食其力,他也娶妻、生子、買房子,日子越過越好。
據王精明兒子王茂琪講,一年到頭,父親休息的時間并不多,“就算過年也要賣到大年三十上午!
遭遇家庭變故
一根扁擔撐起一個家
而在去年8月,幾乎每天上崗的“王雞肉”卻突然消失了一個多月,再次出現時,頭上的白發多了很多,吆喝聲也不如之前洪亮。與王精明相識二十多年的譚育春,也是今年在女兒處才得知了王精明的家庭變故,“那個我從小看著長大的小娃娃,咋就得了白血病了?”背過王精明的雞肉攤,譚育春開始抹眼淚。
2017年,王精明唯一的兒子因發燒、嘔吐久治不愈,被確診為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突如其來的變故并沒有打倒王精明,他一邊挑著擔子上街叫賣,一邊用自食其力掙來的辛苦錢為兒治病。面對巨額醫療費,王精明坦言,他哭過。但哭過之后,他又重新鼓勵起兒子,“你要有信心,就算老漢兒只有一根扁擔兩把切刀,砸鍋賣鐵都要給你治。”
給兒子治病,前前后后花了100多萬,除花光自己的積蓄外,還差點賣了房。最后向親戚借了二三十萬,才保住了房子。大家最開始也不理解,現在通過各種籌款平臺都可以籌錢,他為何那么“固執”?
王精明坦言,兒子生病后,確實有很多籌款平臺問他需不需要幫助,包括當地政府,但他不愿接受,“再苦的日子都過來了,這算什么?”王精明說,“我有能力救兒子,我憑雙手可以撐起這個家!
兒子說
爸爸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他的手藝我應該傳承
如今兒子骨髓移植成功,雖然還要熬過2-5年的復發期,但他覺得,只要兒子健康,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雖然后續每個療程都還有6000多元的費用,但他表示,靠自己可以解決。
在王精明兒子的眼中,父親也是給了他第二次生命的人。除了湊齊巨額醫療費,當時在骨髓移植后出現嚴重的排異反應時,也是父親一直在身邊鼓勵。兒子王茂琪說:“之前覺得年輕人應該出去闖一下,但現在覺得,爸爸一輩子的手藝我應該傳承!
起初王精明并沒有打算把兒子生病這個事情公之于眾,還是兒子的病友把這事兒發上抖音,大家才知道的。在抖音上火起來之后,每天慕名找他拍視頻的人很多,有的人讓他喊兩嗓子,他忙不贏就說,“我是專業賣雞肉的,不是專業打廣告的!”
有人調侃“王雞肉,你火了哦!”他也端起燴瓢,不緊不慢地說,“早在2013年我就火了。”接著,他慢慢細數,“四川電視臺、成都電視臺、溫江電視臺、成都全搜索……都報道過我,抖音才火好久?我靠的是我的雞肉吃飯,不靠網紅!”
父親說
有人想花30萬學手藝被拒
不收徒弟只傳兒子
以前,不愿在父親身邊跟著跑的王茂琪,一周前,也開始跟在父親身邊幫忙,也開始學習父親的拌雞手藝。由于身體還在恢復期,他只能做些“牽口袋”的輕巧活兒。但兒子比父親健談,對每個買了雞肉的人都不忘說聲“謝謝”,把每個食客都照顧得很周到。
兒子也給父親建了微信群,在群里通知父親的“出工”情況,有來自新疆的顧客說,愿意花30萬來學習“王雞肉”的手藝,但王精明不肯,“就那么大個攤攤兒,以后品質保證不了,別個不會說我拌菜難吃,而是說王雞肉難吃!彪m然王精明不收徒弟,但還是會把技術傳給兒子。對于之后會不會開店?“我是不會開,要挑起賣一輩子。”他轉頭看了眼兒子,“這要看他!
今年剛20歲的兒子也早有他的打算,現在先跟著父親好好學技術,“名片都印好了,等病好了,就準備著手開店!蓖趺餍χf,“先學著吧,你別看著簡單,其實可難了,都學了一周了,還是有點‘摳腦殼’”。
下午5點半左右,王精明賣完雞肉準備收攤了,看著還陸續有人來問“就賣完了嗎?”他只能賠笑說,“哎,對不住,你明天早點來嘛!”他現在有點煩惱,外地來買雞肉的人越來越多,本地的老買主卻“照顧不到了”,他擔著擔子往前走,心里卻有點內疚……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章玲 攝影記者 王歡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