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芯股份IPO:深陷專利訴訟泥潭 毛利率或存下降風險
IPO申請上會前夕,愛瑪科技遭遇專利訴訟,原告浙江一企業(yè)近期將愛瑪科技等公司訴至杭州中院,該中院已于11月26日正式立案,案由為“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11月27日,愛瑪科技對外表示,公司受到了惡意訴訟,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應訴通知書。公司不存在侵犯他人外觀專利的情況,此事不會影響愛瑪科技上市進度。
然而,話音剛落,愛瑪科技的上市之路就突生變數(shù)。證監(jiān)會于11月27日晚間發(fā)布公告稱,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審核其首發(fā)事項。愛瑪科技的遭遇,令記者關注到另一家企業(yè),即科創(chuàng)板IPO于近日進入“已問詢”狀態(tài)的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敏芯股份”)。
據(jù)了解,敏芯股份是一家以MEMS傳感器研發(fā)與銷售為主的半導體芯片設計公司,目前主要產品線包括MEMS麥克風、MEMS壓力傳感器和MEMS慣性傳感器。正當敏芯股份沖刺科創(chuàng)板之際,擁有核心技術的敏芯股份卻陷入專利侵權訴訟。那么,該專利訴訟對其IPO進程是否構成影響呢?
三項實用新型專利陷訴訟泥潭
近年來伴隨著市場競爭加劇,企業(yè)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越來越多,專利訴訟糾紛已經成為近期高頻詞匯。例如科創(chuàng)板的晶豐明源、光峰科技、傳音控股、長陽科技等都有類似遭遇。
今年7月,因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委審議會議公告發(fā)布后出現(xiàn)涉訴事項,晶豐明源(688368.SH)被臨時取消上市審議,最后因實控人兜底承諾“涉險過會”;已上市的科創(chuàng)板公司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07.SH),上市兩月訴訟不斷;上市前夕的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88036.SH)遭到華為起訴,索賠2000萬元。
某券商人士劉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由于科技密集型是科創(chuàng)板企業(yè)最大的特點之一,也正是由于其科技創(chuàng)新特有屬性,該領域的專利侵權訴訟相對格外“緊湊”。那么,如何避免專利訴訟成為擬上市或者上市企業(yè)的阻礙,究其根本是讓自身專利實力過硬。而這不僅要求企業(yè)不斷創(chuàng)新,同時企業(yè)還要在提交專利申請、進行專利布局等各個階段穩(wěn)扎穩(wěn)打,提升專利質量。
招股書顯示,2019年7月29日,歌爾股份(002241.SZ)以敏芯股份及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其第ZL201521115976.X、第ZL201520110844.1及第ZL201020001125.3實用新型專利權為由,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2019年8月5日,敏芯股份收到了以上案件的民事應訴通知書。
此次專利訴訟,歌爾股份要求敏芯股份賠償合計1000萬元。不過,截至本招股書簽署日,相關案件尚未開庭,案件審理結果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敏芯股份表示,該訴訟不會對發(fā)行人本次發(fā)行構成實質性障礙。若公司在上述訴訟中敗訴,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yè)績造成不利影響。
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致電歌爾股份董秘辦投資者服務部,其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專利訴訟事宜仍在推進過程中,由于尚未開庭不方便透露更多的細節(jié)。對于外界的撤訴傳聞,該工作人員表示并未有撤訴的計劃。
與此同時,記者就專利訴訟以及財務方面的相關問題,發(fā)送電子郵件以及致電敏芯股份董秘辦,以期得到回復,但截至記者發(fā)稿,對方工作人員始終以向領導匯報為由,對相關問題并未作出正面回應。
單一產品收入占直逼九成
招股書顯示,目前公司主要產品線包括MEMS 麥克風、MEMS 壓力傳感器和 MEMS 慣性傳感器,其中MEMS麥克風產品是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報告期2016年至2019年1至6月,MEMS麥克風產品占各期的營收比重分別為89.80%、88.63%、91.22%以及89.92%。劉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敏芯股份在產品結構上單一產品收入的占比較高,如果專利訴訟案件敗訴,未來或許會對公司業(yè)績造成影響。
據(jù)悉,歌爾股份是敏芯股份公司MEMS傳感器芯片領域內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歌爾股份作為國內聲學精密器件廠商,其產品除了MEMS 麥克風成品外,還包括其他聲學器件、光學器件、精密設備等未采用 MEMS 技術的產品。可以看出,在公司主營產品――MEMS麥克風領域內,敏芯股份與歌爾股份形成了直接的競爭關系。
對此,某電商平臺技術總監(jiān)王女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由于MEMS麥克風的下游應用主要為消費電子產品,目前不僅用于手機話筒,而且還在智能音箱領域廣為應用,類似于天貓、京東、小愛等智能音箱類產品都有微型麥克風的身影。
王女士表示,這對產品微型化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 MEMS 麥克風產品尺寸不斷縮小是產品發(fā)展的主要趨勢。目前敏芯股份最小封裝后產品尺寸為 2.75*1.85*0.90 毫米。可以說是處于行業(yè)先進水平,不過,歌爾股份的產品也毫不遜色于。
據(jù)了解,目前歌爾股份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聲學器件供應商,同時還是索尼和Facebook旗下VR設備的最大供應商,在VR設備領域占據(jù)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過億的手機耳機出貨量、全球第一的手機麥克風出貨量,憑借一系列耀眼的光環(huán),歌爾股份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
敏芯股份是否侵權,尚需等待法院的審判。市場或敏芯股份的股東更關心的是,專利訴訟糾紛是否會成為公司IPO之路的攔路虎?對此,敏芯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該訴訟不會對發(fā)行人本次發(fā)行構成實質性障礙。
《科創(chuàng)板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第12條則規(guī)定,發(fā)行人不存在主要資產、核心技術、商標等的重大權屬糾紛等對持續(xù)經營有重大不利影響的事項。換言之,專利訴訟對企業(yè)的影響,要看是否“重大”,若排除重大影響,且公司真實披露涉訴事項,前述“風險”似乎并不會成為公司IPO的實質性障礙。
不過,北京某律師事務所朱律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專利訴訟是否會影響企業(yè)IPO,關鍵看該專利是否影響企業(yè)的穩(wěn)健運營,不能一概而論。由于上市前夕企業(yè)對各類訴訟比較敏感,被告方有可能會因為憂慮訴訟對IPO的負面影響,從而更多的選擇和解。
毛利率或存下降風險
長久以來,全球MEMS麥克風市場幾乎被樓氏、歌爾、瑞聲科技和意法半導體(ST)集團四家壟斷。樓氏電子是MEMS麥克風市場的全球領導者,蘋果公司的主要供應商。后來,歌爾聲學、瑞聲科技也成功打入蘋果供應鏈。國際巨頭在核心技術專利方面要領先國內廠商很多,特別是樓氏電子自2003年就開始推出MEMS麥克風產品,對國內芯片廠商形成較高的技術專利壁壘。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研發(fā)投入,敏芯股份在MEMS傳感器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和測試等各環(huán)節(jié)都擁有了自主研發(fā)能力和核心技術,同時能夠自主設計為MEMS傳感器芯片提供信號轉化、處理或驅動功能的ASIC芯片,并實現(xiàn)了MEMS傳感器全生產環(huán)節(jié)的國產化。
據(jù)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敏芯股份經營業(yè)績快速增長,營業(yè)收入分別為 7213.69 萬元、11309.84 萬元、25271.34 萬元,2016-2018 年復合增長率為 87.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 393.95 萬元、1527.17 萬元、6138.37 萬元和,2016-2018年復合增長率為 294.74%。
相對于營收,敏芯股份的利潤增長更為突出。招股書顯示,由于公司陸續(xù)推出了適合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新興應用領域的產品,公司 2016 年度、2017 年度、2018 年度和 2019 年 1-6 月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33.15%、 39.50%、44.03%和 42.54%。
不過,劉經理表示,如果未來在專利訴訟方面處于劣勢,或者公司未能推出契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或將會對公司毛利率造成不利影響。此外,在公司順應 MEMS 傳感器市場發(fā)展趨勢、不斷開發(fā)新產品的過程中,新產品在投入量產初期可能存在工藝磨合和生產穩(wěn)定性提升等問題,在短期內可能也會對公司毛利率造成不利影響。
招股書顯示,敏芯股份產品的晶圓制造和封裝等生產環(huán)節(jié)均由專業(yè)的晶圓制造和封裝廠商完成,與主要供應商保持著穩(wěn)定的采購關系。2016 年度、2017 年度、2018年度和 2019 年 1-6 月,公司向前五名供應商合計采購金額分別為 4,854.15 萬元、5,628.15 萬元、11,646.18 萬元和 6,211.86 萬元,占同期采購金額的 78.94%、74.79%、70.91%和72.13%,占比相對較高。
某從事半導體行業(yè)分析人士表示,伴隨著國際貿易日趨復雜化,全球半導體行業(yè)容易受到國內外宏觀經濟、行業(yè)法規(guī)和貿易政策等宏觀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未來如果國內外宏觀環(huán)境因素發(fā)生不利變化,如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可能造成半導體材料供應和下游需求受限,從而對公司經營帶來不利影響。由于敏芯股份供應商集中度較高,未來一旦供應商產能緊張或生產工藝不符合公司產品要求,或將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