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紅線劃定
銀保監會2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專家認為,《辦法》出臺有利于理財子公司規范化發展,并促進銀行理財進一步加速轉型。同時,《辦法》充分借鑒同類資管機構的凈資本監管要求,將確保同類資管機構公平競爭。
兩方面標準明確
根據《辦法》,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應當符合兩方面標準:
一是凈資本不得低于5億元人民幣,且不得低于凈資產的40%;二是凈資本不得低于風險資本,確保理財子公司保持足夠的凈資本水平。
《辦法》要求,理財子公司董事會應當承擔本公司凈資本管理的最終責任,高級管理層負責組織實施凈資本管理工作。理財子公司應當定期報送凈資本監管報表,并對相關報表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及時報告相關監管指標出現的重大變化,在年度報告中披露凈資本管理情況。對于不符合凈資本管理要求的理財子公司,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根據法律法規采取相關監管措施。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通過凈資本管理約束,有助于引導理財子公司樹立審慎經營理念,堅持業務發展與自身經營管理能力相匹配,避免業務盲目擴張。同時,也有助于確保同類資管機構公平競爭,防范監管套利,促進我國資管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持續做好配套制度建設,不斷完善理財業務監管框架。
規范理財子公司發展
今年以來,已有7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并發布新產品,另有5家理財子公司獲批成立。
興業研究分析師陳昊稱,目前離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僅剩一年,《辦法》正式出臺意味著理財子公司相關配套細則已基本明確,將對有利于理財子公司規范化發展,并對銀行理財加速轉型起到促進作用。近一段時間,獲批的理財子公司數量逐步增多,未來理財子公司也將成為我國資管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信托、基金等共同助力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
國盛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婷婷表示,根據2018年理財年報披露的資產投向,行業整體的加權風險系數預計在0.41%-0.67%。以此估算各家銀行的風險資本情況,大部分銀行的注冊資本即可達標,無凈資本缺口。考慮到過渡期內,各家銀行存量理財中的非標資產正逐漸處置消化,且理財子公司成立后,運營更加規范,新產品更加符合監管導向,實際的凈資本壓力或更小。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