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超級食物”背后的真相
“日常喝點酵素,能減肥,還能改善排毒、腸道菌群。”
“多喝點紅酒,里面的白藜蘆醇成分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助長壽。”
“吃燕窩可以美容抗衰老、補充膠原蛋白。”
“最近青汁特別流行,成了網紅保健食品,聽說能減肥呢!”
“剛生完孩子,我媽給我買了阿膠讓我補血補鐵、調理身體。”
……
這些話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這些據說有神奇功效的食物你都吃過嗎?
近幾年,“養生”早已不僅僅是中老年人的標配,各年齡段的人群都對養生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年輕人忙于排毒、養顏和減肥,中老年人群則忙著追逐長壽、抗氧化和調理慢性病。對于這些“追求”,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鎖定了一些,或是口耳相傳或是被廣告廣而告之的“超級食物”。可是,這些普遍價格不菲的“超級食物”真的有那么神奇嗎?
11月28日,北京青年報社“食今不昧”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聯合主辦,由煙臺欣合企業食品有限公司和北京青年報讀者俱樂部協辦的“食品安全科普進社區”系列活動,走進了北京朝陽區麥子店棗營南里社區。
本期我們特別邀請到了資深食品安全科普專家鐘凱博士,在一個多小時的講座里,鐘凱博士盤點了近年來最受關注的“養生”食物,并以科學的視角帶大家重新解讀了食物背后所隱藏的科學常識。
酵素
吃果蔬比喝酵素獲得的營養更豐富
“酵素,簡單來講就是沒有加鹽的泡菜水”,犀利的鐘凱博士一句話就撕開了酵素的神奇面紗。待大家的笑聲結束,鐘凱博士又直言:“很多人知道酵素里含有多酚和黃酮,但卻不知道這并不是因為發酵產生的,而是果蔬里本來就有的。所以吃果蔬比喝酵素獲得的營養更豐富。”
除此之外,酵素含有的各種所謂助消化的生物酶,并沒有什么特殊,而是廣泛存在的,人體自身腸道菌群的產量其實更大。同時,像酵素這種外源性生物酶進入體內后,能夠發揮作用的可能性也非常小。鐘凱博士解釋道:“我們從外界攝入的這些酶,到達體內后能夠參與消化代謝的非常少,絕大多數到了胃里,就被胃酸壞掉了,根本就沒有辦法參與之后的過程。”
對于酵素的減肥功效,鐘凱指出,酵素本身沒有什么營養。之所以能起到一定的減肥效果,一方面有可能是偷偷添加了西藥,另一方面則是靠吃酵素營造一種儀式感,引導人們少吃飯而已。
抗氧化、抗衰老也是酵素廣為流傳的功效,而鐘凱博士直截了當地告訴大家:“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保健品能真正有效地抗衰老。”鐘凱博士點明,其實很多人都沒有真正明白“氧化”的概念。人體能活著靠的就是氧化,體內沒有氧化反應,吃的食物就沒有辦法變成能量。過多地攝入抗氧化物質,對身體并沒有什么好處,而是在與人體的代謝功能作對。更有最新證據表明,攝入抗氧化劑會增加全因死亡率,也就是說,反而增加了引發各種疾病的可能性。
紅酒
法國人健康秘密其實是“地中海飲食”模式
“某一種食物對健康的影響,要遠遠小于膳食結構對你的影響”,鐘凱博士在講座上反復強調了這個概念,他隨即舉了個例子。“很多人聽說葡萄酒里的白藜蘆醇有健康功效,但其實喝葡萄酒對你健康的影響,遠遠沒有一日三餐的影響大。一日三餐沒吃好,只靠喝葡萄酒是不靠譜的,說白了就只是白花錢,買了個心理安慰。”
事實上,目前也沒有直接證據能夠證明白藜蘆醇具有健康功效,且一瓶紅酒里面的白藜蘆醇含量平均不超過3毫克,所謂的健康功效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反而應該值得注意的是,過多攝入白藜蘆醇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每天攝入量超過2克,可能引起惡心、腹瀉等癥狀”。
那為什么愛喝紅酒的法國人,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確實很低呢?鐘凱解釋道:“法國人的健康其實是得益于他們的飲食結構,也就是大家所了解的‘地中海飲食’模式。糖的攝入量低,果蔬、水產、乳制品比較多。”
燕窩
營養成分不如牛奶和雞蛋
燕窩屬于一種傳統的“養生”食物,但鐘凱博士告訴大家,其實燕窩里的營養成分還不如牛奶和雞蛋。比如,燕窩的一個標志性營養成分燕窩酸,又叫唾液酸,純品價格約為燕窩的十分之一。其實動物性食物普遍都含有少量的唾液酸,人體自身也可以合成。而那些關于唾液酸的所謂的功效證據,也都是來自于動物實驗,且劑量遠遠大于正常人類的食用量。
燕窩中含有的另外兩種物質,表皮生長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人體自身也都是可以合成的,更是和所謂的“補血”“養顏”功效沒什么關系。“表皮生長因子不是指我們臉上的表皮,指的是細胞膜,跟我們的皮膚沒關系。而且,這兩種物質一經燉煮就被破壞掉了。”
血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血燕的紅色其實是因為燕子筑巢時所在石壁中含有鐵元素,“紅色就是氧化鐵,跟‘鐵銹’一樣,但人體所吸收的鐵應該是二價鐵,而非血燕中的這種三價鐵,所以血燕既不能補鐵也不能補血。”
螺旋藻
“21世紀最理想的食物”是針對非洲貧困人群
螺旋藻是近年來被提及較多的保健品之一,各類螺旋藻保健品頗受歡迎。鐘凱博士認可螺旋藻確實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可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但它的其他營養成分并不足為奇,和普通食物區別并不大。之所以曾經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為21世紀最理想的食物,其實主要是針對非洲貧困地區的人們,因為它本身的營養密度相對比較高,且成本又比較低,很適合補充營養。
那么,螺旋藻在廣告宣傳中被提到的“可以改善季節性過敏、艾滋病人的胰島素抵抗、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長期疲勞、更年期、肥胖等17種功效”是真的嗎?鐘凱博士給予了確定的答案——全部被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實驗后否認了。
鐘凱博士也提到了螺旋藻的食用安全性。2003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對市場上的螺旋藻產品進行檢測后發現,污染微囊藻毒素的情況十分普遍。當時的結論是,即使每天只吃4克螺旋藻,其健康風險也不應忽視,可能含有致癌物。
阿膠
“滋補”功效體現在營養缺乏的年代
三國至南北朝編著的《名醫別錄》明確記載,阿膠是“煮牛皮作之”。《齊民要術》也記載,煮膠以沙牛皮、水牛皮、豬皮為上,驢、馬、駝、騾皮為次。直到五代至宋因為實行的“牛皮之禁”,驢皮才得以逆襲。
作為中國延續幾千年的一種民間用于補血補身體的傳統食物,對于其功效研究要更為慎重。鐘凱博士表示,關于阿膠中醫典籍記載極多,但相互“借鑒”居多,阿膠論文累計已有5000篇以上,但絕大多數是中文期刊,目前關于阿膠的“功效”機理并不明確,研究結果也不一致。
其次,阿膠的煮制并不一定非要是驢皮,其實用豬皮、牛皮等動物皮制作出來的東西成分是相似的。所以無法解釋驢皮和豬皮、牛皮的區別。
那為什么阿膠會成為滋補名方?鐘凱博士介紹,當時是因為國人正處在營養缺乏的年代,而阿膠本身提供了一定的蛋白質,其中的配料,芝麻、紅棗、桂圓肉、核桃也提供了大量糖分,對于物質生活水平不高的人來說,形成了“大補”。
蘆薈
絕大多數蘆薈都是不能吃的
提到蘆薈,很多人都對蘆薈膠囊的通便功效有所了解。但鐘凱博士強調,蘆薈之所以能通便,是因為含有大黃素。而大黃素會刺激腸道,且有潛在的致癌性和肝臟毒性,甚至有可能導致孕婦流產,所以使用要十分慎重。
內用不合理,那么外用是不是會有效果呢?鐘凱博士回答道,關于蘆薈“治療燒傷、外傷和防曬、保濕”的功效其實都證據不足。而“抗氧化、抗衰老、治療潰瘍、刺激細胞再生、修復受損皮膚等”的功效,則根本就不成立。
鐘凱博士不忘提醒大家,蘆薈過敏的案例也不少見,而且,其實絕大多數蘆薈都是不能吃的。所以,建議大家都不要自己擅自使用蘆薈。
大麥青汁
獲取纖維素不如直接食用新鮮的蔬菜
“大麥青汁是‘生食主義’的產物,它滿足了人們‘返璞歸真’的心理訴求”,提到近幾年營銷很熱的大麥青汁,鐘凱博士如是說。
經過各種營養研究發現,大麥青汁里的營養成分都是十分常見的,比如促進排便的纖維素,我們同樣可以通過吃新鮮的蔬菜來獲取。至于青汁的其他功效,均無可靠證據。
而且,大麥青汁其實最早是美國人用來做動物飼料的,后來有人將這種麥苗、麥芽做成的干粉營銷成給人吃的食物,此后經過了很多年傳到了日本,后來又營銷到了中國。它并不是很多人以為的那樣,是日本的“秘方”。
蜂王漿和蜂膠
其實是“蜜蜂的口水”和“蜂巢的勾縫劑”
什么是蜂王漿?鐘凱博士給了最明確的解釋:蜂王漿是工蜂(不孕不育的雌蜂)的口腔分泌物,用來喂養蜜蜂的幼蟲和蜂后,國外也叫它“蜜蜂的口水”。
鐘凱表示,蜂王漿可能有類激素作用,兒童切勿食用。此外還可能會引發過敏。“蜂王漿并非沒有營養價值,但是12%-15%的蛋白質、10%-16%的糖分、3%-7%的脂類,少量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植物甾醇、膽堿等,以及王漿酸,其實和我們普通食品相比,并沒有太多的區別。事實上,蜂王漿的各種保健功效在2011年評估時未被歐盟批準。美國蜂王漿更是曾經因為功效宣傳屢次被警告。”
那蜂膠又是什么呢?鐘凱用了很形象的詞匯來形容它:“一種‘建筑材料’,蜂巢的勾縫劑。”他進一步解釋“蜂膠里最主要的是不能吃的樹脂,典型的蜂膠含有約55%樹脂、30%的蜂蠟、10%的揮發油和5%的花粉。我們吃的蜂膠都是把膩子刮下來再重新用有機溶劑提取出來的,主要是黃酮和多酚。”
那么黃酮和多酚的營養成分如何呢?“不如吃果蔬”,鐘凱表示,多酚來自植物分泌物,想要針對性造假是很容易的。而且,蜂膠僅在緩解某些皰疹癥狀和口腔消炎方面可能有一定效果,在治療燒傷、外傷、潰瘍、提高免疫、抗癌等方面則因臨床資料太少,無法判斷其有效性。
扒完“超級食物”背后的秘密,鐘凱博士最后總結道,健康的三大秘密是基因、自律和規律。除去每個人不同的基因特點之外,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生活習慣的自律,并且順應人體運作的規律,注重膳食均衡營養。把養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日常飲食中來,而不是花大把的錢,聽信不靠譜的廣告宣傳。換句話說就是:“好好吃飯比啥都重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