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同胞慶祝國慶牌樓歷史圖片展在京開幕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劉歡)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和澳門美術協會共同主辦的“澳門同胞慶祝國慶牌樓歷史圖片展”2日在北京中國歷史研究院展覽廳開幕。
澳門同胞素有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澳門同胞就自發搭建了第一座牌樓迎接新中國的成立。此后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每逢國慶,澳門同胞都要在通衢大道及一些愛國社團和機構門前搭建牌樓和彩牌,安排歌舞節目,祝福祖國“國泰民安”。
這些牌樓由一群充滿熱情的澳門美術工作者策劃、設計、繪圖,協同棚工、木工、油漆工、泥水工、電工、搬運工制作和搭建,內容豐富、美觀,極具特色,飽含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為節日增添光彩和喜慶氣氛,受到廣大居民和游客的喜愛和贊賞。這次展出的就是其中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圖片,它們已經載入澳門愛國主義的史冊,成為教育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愛國主義教材。
澳門美術協會當年的主要骨干,從一開始便擔負了牌樓制作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在老一輩美術工作者的帶領下,不少青年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也參與了牌樓制作。這項工作既培養和增強了大家的愛國情懷,又鍛煉了實際工作能力。當年曾參加牌樓工作的年輕人,有些如今已是澳門美術界的領軍人物,牌樓制作也成為培養澳門藝術人才的搖籃。
澳門美術協會會長陸曦表示,牌樓是一門綜合藝術,通過繪圖,立體地反映了祖國當年在工業、農業、國防、科技、文化、教育、體育等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一些重大的國策也及時地在牌樓上得以表現。澳門同胞通過每年的國慶牌樓認識了祖國的新面貌,了解到新中國的發展壯大。這些國慶牌樓極大地鼓舞了人心,增強了澳門同胞的愛國意識,是一種生動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形式,也是澳門歷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他表示,本次展覽希望通過對歷史圖片的回顧,與觀眾分享當年搭建牌樓的難忘歷史,更重要的是讓觀眾認識澳門同胞向往祖國、心系祖國之情。這份愛國心永遠是澳門同胞堅守的核心價值。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指引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發展與時俱進,澳門同胞愛國愛澳,澳門已經成為成功實施“一國兩制”的范例。據悉,此次展覽由中國歷史研究院文獻信息部和中國國際文化書院承辦,展期將從12月2日持續至12月11日。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