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元彈千次 充錢還“返點” 彈窗廣告已形成利益鏈
“瘋搶24小時”、“你關注的這雙鞋降價了”、“好消息!脫發有救了”……生活中,不少人打開電腦瀏覽器或者手機頁面,冷不丁就會彈出這樣的廣告。彈窗廣告因為內容不適、強制推廣、難以關閉等原因惹人生煩,備受詬病。記者調查發現,彈窗廣告大多是與平臺有合作關系的代理公司在運作。從廣告的設計到發布呈現,早已是一條產業鏈。即使是沒有任何經驗的“小白”商家,只要肯花錢就有人替你“一條龍”搞定。彈窗廣告本身沒有原罪,但應規范其內容和發布,給用戶選擇權。
現狀
設置“假關閉” 關掉又來襲
“‘雙12’又來了,彈窗廣告比平時更勤快!”上午10點,剛打開電腦的小錢感嘆道。大多數時候,當她打開電腦瀏覽器或者網站的新聞頁面,右下角就會“彈”出一幅廣告。
最讓她“憋火”的是,自己此前在家瀏覽過的內衣類廣告,也會突然在單位電腦上“彈”出來。“看過什么商品就使勁給你推什么。”小錢認為,彈窗廣告如果推送的是自己喜歡的商品,就沒有什么問題,但“逢開機必推”讓人不堪其擾。并且,難以關閉也很容易給人帶來困擾。
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大家對彈窗廣告吐槽最為集中的點有三個方面:一是,關閉按鈕不明顯,甚至一些彈窗廣告并沒有給用戶設置關閉按鈕;二是,彈窗廣告的“假關閉”現象。即使點擊了廣告上的“×”號,也會強制性彈出該廣告頁面,或者其他廣告;三是,推送不合適、不合場景的廣告。“我從來不打游戲,有時竟然也會給我推一些游戲裝備類的廣告,根本用不著啊。”
我國《廣告法》第四十四條明確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第六十三條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廣告,未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對廣告主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鏈條
代理商接單 總平臺避責
在搜索引擎輸入“彈窗廣告”,各種有關彈窗廣告推廣的公司就會出現。諸如“效果優先”、“精準廣告平臺”、“高質量高轉化”、“精準標簽”等字眼十分醒目。而輸入“彈窗廣告推廣軟件”,瞬間檢索到相關結果約1060000個。進一步點開頁面,這些推廣公司通常強調自己擁有“一站式引流”、“精準定向”等能力。
記者聯系上其中一家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可以做電腦瀏覽器和手機端的彈窗廣告。“我們主要面對個人、中小企業、中微型企業的彈窗推廣業務。做很多年了,效果也很好。”
記者發現這些在網上承接彈窗廣告推廣業務的公司,幾乎都與瀏覽器或者總平臺是合作關系,甚至直接自稱是代理渠道商。一家推廣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很多彈窗廣告都是由與瀏覽器、平臺等有合作關系的代理公司負責。“即使你撥打人家的官方平臺電話,他們也不會接單。還是會讓你聯系當地的代理公司投放。”
事實果真如此?記者嘗試聯系某知名瀏覽器廣告平臺的全國熱線。其客服表示,需要找當地授權代理的代理商“開戶”。“我們總部平臺不開戶,你要找代理商,他們會給你開戶。”
而除了代理公司發布廣告之外,前端也有商家承接彈窗廣告的頁面設計業務。在一些二手產品類網站、任務承包網站,都不難找到設計彈窗廣告的商家。業內人士指出,代理商承接彈窗廣告業務,可能是一種行業商業模式,也有利于相關瀏覽器或總平臺規避法律、輿論方面的風險。而即使是代理商運作發布彈窗廣告,其背后的技術支持方也是瀏覽器等總平臺。
利益
彈窗成本低 量大還打折
記者以商家身份探訪多家公司發現,彈窗廣告的成本十分低廉,以曝光為指標計費,每次曝光低至一分五厘。
記者以茶葉需要投放彈窗廣告為由,聯系上一家山東青島的廣告推廣公司。“不同的商品種類,投放價格不一樣。我們公司幾乎是一個賬戶5000元起步。”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只要付款5000元,即可開設一個官方賬戶,“給一個后臺賬戶,登錄上去就可以設置操作推廣了。”
以茶葉類商品為例,彈窗廣告的收費方式有兩種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