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比較文學”與“比較詩學” 重慶師范大學召開研討會助推文學學科發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6日5時13分訊(李婷婷 劉春容 通訊員 李吉祥)“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正處于新老交替的階段。一批學術新人的引進和崛起,使本學科充滿蓬勃的學術朝氣和旺盛的學術銳氣。”日前,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曾凡瀏在主持“2019年比較文學與比較詩學研究高端論壇”時說道。
據了解,此次論壇在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召開,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國比較文學》編輯部、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聯合主辦,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承辦,重慶市抗戰文史研究基地協辦。論壇圍繞“文學話語的跨國旅行”的主題展開。
重慶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龔燕,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人民大學講座教授楊慧林,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常務副主編、上海外國語大學宋炳輝教授,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劉耘華教授,復旦大學中文系楊乃喬教授,中南大學文學院歐陽文風教授,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林克勤教授,四川外國語大學張旭春教授。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靳明全教授,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向忠銀教授。重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費小平,以及來自全國的高校、科研院所及編輯部的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共50余人齊聚一堂,共享比較文學與比較詩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經驗。
論壇現場 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重慶師范大學校黨委副書記龔燕致辭 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常務副主編宋炳輝致辭 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挖掘文學研究特色方向 重師實力積累教學和科研成果
“我校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依托于中國語言文學和外國語言文學兩門重慶市“十三五”重點學科,并在中國比較文學學會、重慶市比較文學協會等部門的指導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重慶師范大學校黨委副書記龔燕在致辭中指出,“我們召開‘2019年比較文學和比較詩學研究高端論壇’,將結合文化大發展的有利契機,圍繞學術領域的熱點、難點和前沿問題展開深入研討,啟迪思維、交流互鑒,對該領域理論創新與學術研究都會起到非常好的促進的作用。
據悉,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是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學和科研的一支勁旅,于2000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其研究方向中較有特色和實績的,一是中日文學關系與比較。該方向歷經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已在學界產生一定影響。二是抗戰文學與外國文學。該方向立足于抗戰時期重慶作為戰時首都的歷史實際,著力開掘和闡揚抗戰文學與外國文學之間的影響和互動。近年來,該學科多次斬獲了“重慶市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重慶市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等多個省級社科優秀成果獎。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常務副主編宋炳輝表示,從文學的角度來說,重慶師范大學在整個重慶片區的文學研究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在這個論壇的基礎之上針對比較文學與比較詩學的問題展開研討,是非常有意義的。
多方面探討 助推學科建設與發展
文本旅行中有哪些思想對話?文學翻譯理論的西方資源與本土再生有哪些新觀點?西方詮釋學與中國經學詮釋學的本體論有哪些方面的差異?不同詩學有哪些共同創生……開幕式后,論壇圍繞“文學話語的跨國旅行”的主題,舉行了三場主題發言,與會專家展開了充分高效的研討。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文學院教授、博導,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楊慧林教授作主題發言 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與會專家開展學術交流 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傳統思想就是要在變化中才有生命力。”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文學院教授、博導,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楊慧林教授就文本旅行中的思想對話展開了討論。他認為,中西文本的雙向旅行中激活各自的思想資源不能停留于描述性的概念,更需要發掘工具性的概念,挖掘亦即海德格爾Ereignis和中國思想中的“緣構”。或可通過存在之“途”、存在之“是”,追索中西形而上學語法中的“重復”與“復合”之不同模式及其張力。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比較文學》常務副主編,文學研究院教授、博導,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宋炳輝教授梳理了謝天振翻譯理論的產生和發展,他認為,譯介學理論是謝天振個人的理論創建和成就,放到中外文化關系中來看既是外來學術思潮旅行的結果,更是本土學術語境的發展,他的理論基本完成了中國譯介學理論的建構。
上海師范大學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負責人,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劉耘華教授希望對比較文學學科理論和方法論做出新探索。他認為弗朗索瓦朱利安的理論可供參考,主要表現為,不做外在的比較;“他者”對于“自我”的內在意義,不單單是一種“否定性的迂回”;在“自我”與“他者”之間,不尋求統一性。這一嘗試或許是對現有中西文學文化比較研究及其方法論的一個有力推進。
據悉,此次主題研討進一步推動了重慶師范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的深入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加強該校學院和學科在更高層面和更大范圍的對外學術交流。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