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草食畜牧業 規模化養殖和飼料是關鍵
牛羊等草食動物吃的是草,產的是優質的肉、奶和毛絨。這些草食畜牧產品是我國城鄉居民重要的菜籃子產品,牛羊肉更是部分少數民族群眾的必需品。
日前,在全國草食動物健康生產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上,中國農科院成果局局長王述民介紹,近年來,綠色高質量發展為草食畜牧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取得了許多新的進展,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產業發展勢頭整體向好。
“我國草食畜牧產品產量持續增長,標準化規模養殖穩步推進,非糧飼料資源利用率和科技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初步構建了現代草食畜牧業的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農業農村部國家首席獸醫師李金祥說。
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
全國草食動物健康生產科技創新聯盟秘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屠焰介紹,我國草食動物養殖面臨著規模化程度不高、飼料轉化率低、優質粗飼料和蛋白質飼料資源缺乏、疾病防控風險大、種養結合脫節、人才短缺和勞動力成本升高等產業和技術問題,這些嚴重影響了我國草食動物健康生產技術水平。
為應對這些問題,屠焰指出,我國應提高草食動物養殖規模化水平,提高產品競爭力;提高優質粗飼料和蛋白質飼料國產化水平,開發利用非常規飼料資源,提高飼料利用率;加大獸藥和疫苗的研發力度,降低疾病發生風險;大力推廣種養結合養殖模式,降低環保壓力;加強草食動物養殖領域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加快草食動物養殖領域新理念、新成果、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的傳播和使用,提升我國草食動物健康生產技術水平。
李金祥建議,應以奶牛、肉牛、肉羊為重點,兼顧其他特色草食畜種,堅持種養結合和草畜配套,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快草食畜禽種業創新發展,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強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撐,推動糧精飼統籌,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高草食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全面建設現代草食畜牧業。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