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交通強國 構建強國基礎
“要想富,先修路!”這段再樸素不過的道理說明了人們對于交通重要性的認識。由汽車站、火車站、機場、港口等交通結點串聯起來的鐵路、公路、水路以及航空線等交通運輸網絡,對于交通線所在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所從事的文化、社會交流等活動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促進作用。交通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也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科學技術水平等的影響。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沒有完善的交通網絡,就不能更好地發展經濟,進而影響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要有建設交通強國的規劃和信念。今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為統籌推進交通強國建設而發布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對于我國今后30年的交通事業建設作了總體規劃,《綱要》提出,從2021年開始到本世紀中葉的30年間,分兩個階段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從2021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交通強國,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務。黨中央做出的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推進交通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
要加大交通建設的資金等方面的投入。從中央到各級人民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門,要加大對交通事業建設的支持力度,給予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撐;對于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等方面的招投標及建設要明確建設的程序,規范建設和驗收等事宜,確保交通項目建設的規范性和質量標準。同時,要積極吸引社會資本進入交通建設行業,最大限度發揮社會資本的力量,促進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
要補齊我國交通建設的短板。要努力強化鐵路運輸網、公路運輸網、水路運輸網、航空運輸網和管道運輸網等交通運輸網絡的完善;要加大對于貧困地區交通建設的扶持,打通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交通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同時要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完善交通信息基礎設施;要不斷完善“村村通”公路建設,加快實施偏遠村硬化路建設,使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旅游資源、礦業資源等優勢通過更便捷的交通轉化為經濟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交通強國是中國人民百年以來的夢想,從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交通為實業之母”到如今的“建設交通強國”,中國人民在交通事業的發展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中國西藏新聞網所登載該網評文章僅為分享交流經驗目的,屬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本網觀點。)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