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兩性生理健康
虛假宣傳、泄露隱私?針對網購新問題如何實現有效監管
一年一度的“雙11”電商大促、“雙12”購物節銷售火爆,拉近供需對接,凸顯市場強大活力。在網絡消費快速發展的同時,產品虛假宣傳、泄露用戶隱私等問題也隨之而來。針對這些新問題如何實現有效監管?未來還需采取哪些措施減少消費者煩惱、進一步釋放網絡消費潛力?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6.39億,較2018年底增長2871萬,占網民整體的74.8%。據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年網上零售額90065億元,比上年增長23.9%。網絡消費發展至今,出現了哪些新現象?針對網購中的新問題,監管跟上了嗎?
790多萬條
“雙11”期間中消協收集消費維權類信息
“退貨早已寄出,但退款遲遲不到賬。”楊先生在某網店購入一臺顯示器,收貨后發現功能達不到預期,便提交退貨處理。在完成退貨3天后,楊先生還沒收到退款,便咨詢電商平臺客服,得知平臺已將1930元退回網店。
楊先生聯系網店要求退款,但是網店一直以各種理由推托。楊先生無奈之下向“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投訴,終于拿到了退款。
楊先生的經歷并不是個案。2018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網絡購物投訴168.20萬件,同比增長126.2%。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顯示,退款、退換貨等問題是全國網絡消費投訴的熱點。特別是在6月、11月、12月,受電商平臺“6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
網站熱點更多>>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