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流動性投放發力 再次降準可期
12月18日,央行逆回購操作重啟,2000億元資金“上桌”,讓機構“大飽口福”。其中,央行還時隔近3個月重啟14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順勢“補降”,繼續釋放降成本信號。
11月初開啟的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行仍在發酵,其他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可能會“接力”下調。跨年流動性投放大幕拉開,在年底公開市場操作挑大梁的同時,下一次降準操作可能已不遠。
14天期逆回購利率“補降”
蟄伏整整20個工作日的公開市場操作有了動作。12月18日,央行公告稱,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包括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和1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此次逆回購操作規模創近兩個月新高,因無央行逆回購到期,實現全額凈投放。
其中,14天期逆回購操作是9月27日之后首次操作,中標利率從前次操作的2.7%降至2.65%;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50%,與前次操作相同。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這是將近4年來,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首次出現下降。
不過,央行此次利率下降只能算是“補降”,實為11月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調的延續。
自11月19日起,央行連續20個工作日暫停逆回購操作,持續時間打破今年以來紀錄。不過,央行日前超額續做到期MLF,如今又重啟大額逆回購,可以認為跨年流動性投放大幕已開啟。
降準或在路上
年底或許是公開市場操作“挑大梁”,明年春節前則有望輪到降準“唱戲”。分析人士認為,明年一季度有可能降準,而明年1月將是重要窗口期。
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明年春節時點較以往靠前,節前現金需求量大;二是1月是傳統稅收大月;三是年初是信貸投放較為集中的時點;四是專項債額度提前下達意味著明年初將迎來較多地方債發行。如此種種,預示著明年1月資金需求量會很大。屆時,央行若降準既可保障跨節資金面,又可助力年初信貸投放,同時還配合地方債發行,有望一舉多得。
反觀今年底,資金面雖易緊難松,但有大額財政支出,流動性總量反而往往會增加,資金緊張更多是短時性、結構性的,動用準備金率工具必要性不太大,而且近期經濟金融數據回暖,短期經濟底部或已出現,貨幣政策可“邊走邊看”,留些余地。
當然,考慮到從宣布到實施需要一定時間,今年底降準政策出臺也不是沒可能。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未來兩周央行預調微調操作可能還會有,甚至存在年末宣布降準、2020年1月落地的可能性。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