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  兩性文化

與新中國同行 見證70年教育變遷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2-19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核心導讀: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一支粉筆到現代化的教育裝備,從填鴨式滿堂灌到小組討論式教學,從單課程教學到跨學科融合,狂瀾般的變化浸潤在每一個教育的細節中……

70年,于教育而言彈指一揮間,于重慶市工藝美術學校的教師而言卻是整個教育生涯。一代代工美教育人用青春和熱血鑄就了中國基礎教育的巨大變化,悉心培育一代又一代學子在校園里成長,然后帶著自信奔向祖國大地,推動整個國家燦爛向前。

70年來,職業教育領域發生了什么?改變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一年又一年,工美與祖國同行,職業教育的風雨激蕩都濃縮在工美的變化發展中;一代又一代工美人與新中國同行,秉承教育初心,心懷教育之光,開啟教育新風尚。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圍繞工藝美術學校的歷史變遷,以“與新中國同行  見證70年教育變遷”為主題,選取工藝美術三位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老中青三代教育人,通過一次次深層的教育對話、一串串動人的故事,尋跡70年以來工藝美術學校的宏大圖景和發展脈動,講述工美人自豪于學校發展、驕傲于教師榮光的執教故事,致敬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潘華生活照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8日16時45分訊(馮一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有了很大發展,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取得顯著成績。進入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更是進入了“深水區”。2002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進一步推進了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恰逢好時節,2002年,剛剛畢業的潘華來到了工美,開啟了漫漫教學路。

從“滿堂灌”到“討論式”,為學生搭建“通向世界”的階梯

17年前,“80后”的潘華懷著教育夢想來到工美,面對瞬時萬變的教育新時代,她時常在思考,如何創新教學方式?如何讓職教學生真正學到本領?如何為學生搭建“通向世界”的階梯?

“現在學生們從小學就開始接觸網絡多媒體資源,老師上課時,把電腦直接連接到多媒體,將課件、電子板書等優質的教學資源,通過圖片、動畫、視頻等各種形式,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加了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以前,每堂課需要提前找好紙質范畫。現在,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海量范畫隨時‘走’進課堂。以前一堂課看一兩張,現在可看幾十張”,談起現在的教學模式,潘華認為老師和學生都處在一個最美好的時代。

相比自己上學的年代,潘華認為現在的硬件設施和各種教學工具一應俱全,課程設置更加科學化,老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有較高提升,能更好地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手段也迎合市場需求而變。

“顯然,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已經被淘汰了,必須得變!”不同于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新時代下的職教也啟發潘華做出更多的教學探索。

提前拋問題、課前預習、準備資料、課堂小組討論、教師引導、方法總結……在潘華的課堂上,早已看不到“滿堂灌”教學模式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討論式”學習。

“孩子們基礎水平不一樣,不能拿同一套標準去衡量每一個學生。”在作業布置上,潘華更是因材施教,根據學生自身情況選擇作業數量和難度等。“基礎好的孩子完成6-9個不同的作品更能開啟他們的思維,基礎稍遜的孩子認真完成2-3個作品也綽綽有余。作業不在多而在精!”

結合工美提倡的“作業即作品、作品即產品、產品即商品”,潘華鼓勵學生將自己設計的作品變為能獲取一定收益的商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學生既保留學生身份,同時也是一名設計者、生產者、創業者。

在潘華的課堂中,孩子們似乎都能在她的引導下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因為,她總會因材施教,為每一個學生搭建不一樣“通往世界”的階梯。

潘華為學生指導作品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潘華與學生相處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從師者到友人,教育是一段與學生結緣的“友情”

在潘華看來,師生之間身份角色的轉變也是教育發展的體現。

以前,老師是施教者,學生是受教者,學生對老師應該尊重和敬畏,老師和學生之間有或大或小的距離。

在工美,不僅是潘華,越來越多的年輕老師加入到教育行業,和學生之間更多的是一種朋友關系。老師走到學生中間,深入地了解學生,縮短彼此的距離。  

“我上小學的時候,課外活動、比賽都特別少。現在,工美有很多‘請進來’的校園活動及‘走出去’的比賽,孩子們在不斷參與的過程中也能長見識。”在潘華看來,現在的教育理念與以往不同,就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無定法,她覺得要說面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和不同的教育條件,教師應該結合具體實際,不停探索,在探索過程中獲得發展。

“以前當老師,更多的是利己。現在,更多的是忘我。學生好我便好!”執教17年,潘華在教育的變遷中慢慢找到了自己最為之驕傲的事:看每一個學生茁壯成長,走向社會,走向未來。

潘華表示,雖然自己很年輕,沒有經歷之前那段艱苦歲月,但她會一直努力,通過自己的陪伴,讓學生擁有一個快樂、難忘的學生時代。

如今,在工美學校這個大家庭,與潘華一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這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刻苦鉆研教材教法,提升業務能力,更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碩果累累。

時間記錄前進的腳步,奮斗奏響時代的強音。如今,重慶市工藝美術學校已經成為重慶職教的一面旗幟,一個屬于工美的嶄新時代,已經開啟……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