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受訪者稱城市落戶政策會影響就業選擇
前不久,國家發改委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要求,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目前,已經有不少城市對大學生敞開了大門,一些城市將落戶門檻放寬至大專乃至中專學歷。城市落戶政策的調整會影響你的就業選擇嗎?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4.7%的受訪者表示城市落戶政策的調整會影響自己的就業選擇。66.6%的受訪者覺得落戶政策的調整有利于優秀人才的引進。
64.7%受訪者表示城市落戶政策會影響就業選擇
北京某高校學生聶煒老家在江蘇,他希望畢業以后能在南京工作和生活。“不過,如果其他城市針對人才推出的優惠政策有足夠的吸引力,我也會考慮”。
杭州某高校在讀大學生史芳是浙江金華人,她坦言對現在的落戶政策還不夠了解。“離畢業還有一段時間,我還沒有想好要在哪里落戶和生活。”史芳表示,她選擇就業城市時也會考慮該地的落戶政策。
調查中,69.2%的受訪者表示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落戶政策,24.3%的受訪者不了解,6.5%的受訪者不關心。
來自河南省周口市的沈文杰說,如果在就業城市沒有戶口,那么這份工作他很有可能做不長久,“我會覺得沒有歸屬感,覺得這個城市不是我的家。現在很多地方落戶政策放寬了,看到了落戶的機會,我會更有動力和信心在一個地方工作下去”。
調查中,64.7%的受訪者表示城市落戶政策的調整會影響自己的就業選擇,會選擇落戶政策更友好的城市,23.0%的受訪者表示不會,更看重其他方面,12.3%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我了解到,杭州放寬了落戶政策,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者可以享受先落戶后就業的政策。未來研究生畢業,我可能選擇直接在杭州落戶。”史芳認為,如果在一個城市沒有戶口,是很難長久生活下去的,“沒有戶口,未來子女的教育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很看重落戶的問題”。
“我想在大城市落戶,因為大城市基礎設施更完善,教育資源更好。如果能落戶的話,可以享受更多的福利政策。”聶煒說。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所長陳衛民表示,從國家層面上說,落戶政策的調整是在推動城鎮化的進程,提高城鎮化的質量,保障長期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的基本福利。從各個省份的角度說,這有利于爭取更多的人口資源,爭取更有競爭力的人才。“很多地方參與到‘搶人大戰’中,更多是從自身發展的角度考慮”。
“如果某個大城市落戶政策友好,我肯定會考慮在這個城市落戶。”沈文杰覺得,大城市畢竟工作機會多、工資高、交通發達,而且學校多、圖書館多、培訓機構多,學習機會也多,“對于我們學歷水平不高的人來說,有更多提升機會”。
調查顯示,受訪者愿意在大城市落戶的主要原因是工資高待遇好(73.8%)、教育資源好(65.3%)和基礎設施完善(64.3%)等。
聶煒覺得,從城市發展角度來說,友好的落戶政策能吸引更多人才,讓城市發展更快更好。從個人發展角度來說,友好的落戶政策能更好地保障居民的基本權利,讓更多人享受到當地的政策福利。
“雖然大城市有諸多吸引我的因素,但是大城市工作壓力比較大,生活壓力也比較大。”沈文杰覺得,在大城市生活也有很多不便,比如很多大城市堵車嚴重,上下班高峰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在路上。
關于在大城市落戶,受訪者最大的顧慮是商品房價格高(74.5%),然后是生活成本高、壓力大(63.4%),其他還有落戶難度大(45.7%)、工作不穩定(39.2%)、與家人距離太遠(30.4%)、會失去原戶籍帶來的福利(27.0%)、無法融入當地生活(24.6%)等。
聶煒擔心,在大城市落戶,他會離家鄉父母更遠,會想家,“以后帶孩子也不方便,父母的養老也是個問題,得想辦法把父母接過來一起生活,生活成本高也是我擔憂的問題之一”。
62.0%受訪者希望加強落戶政策信息公開
對于落戶政策的調整,66.6%的受訪者覺得落戶政策的調整有利于優秀人才的引進,55.9%的受訪者認為保障了民眾自由選擇生活城市的權利。
與此同時,47.6%的受訪者擔心這會增加戶籍流動的頻率,43.8%的受訪者擔心會加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負擔。
陳衛民認為,調整后的落戶政策放寬了對人們學歷、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更多地和人們參與當地社保的年限掛鉤,主要針對的是在城市里已經生活了一定年限的人。而對于年輕人來說,很多大城市早已是開放的了,“搶人大戰”早就有了。
“當下的一些政策主要還是解決存量的問題,所謂存量的問題,即已經在城市里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只是需要解決戶口。”陳衛民告訴記者,很多城市的“搶人大戰”中,完全從外地新過來的人并不是特別多,大部分還是已經生活在該城市的人,所以在人口的總量方面,壓力不是特別大。但是對財政來說,壓力是有一點的,比如公共服務、政策福利方面的壓力,對地方財政會有一定的挑戰。
沈文杰認為,一個城市通過友好的落戶政策吸引到人才以后,還要考慮后續問題,城市服務水平要提高。
調查中,62.0%的受訪者希望加強落戶政策信息的公開,60.7%的受訪者希望能簡化申請程序,45.4%的受訪者希望進一步降低落戶難度。
史芳希望落戶的流程以及相關規定更明確、詳細,“比如不同的人,根據不同的落戶條件去申請落戶,所要提供的證明材料要清清楚楚地公示在網上,方便申請者準備,避免讓大家來回跑”。
陳衛民介紹,按照《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規定,300萬以下人口的城市已經完全放開落戶了。對于這些城市來說,大家考慮的不僅是落戶問題,而是有沒有就業、發展的機會,未來的人才流動更多還是取決于市場。
受訪者中,00后占1.0%,90后占32.5%,80后占48.1%,70后占13.5%,60后占4.0%。來自一線城市的受訪者占34.3%,二線城市的占47.4%,三四線城市的占16.4%,城鎮的占1.6%,農村的占0.4%。
中國青年報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