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榮超”“京基百納”繞暈深圳人,誰該背鍋?
昨天,一篇名為《你是多卓越,才配得上深圳這座城市?》的文章刷遍深圳人的朋友圈。別誤會,這不是一篇關于深圳人素質的雞血文章,而是關于深圳建筑重名問題的調侃。
卓悅中心、卓越世紀中心、卓越大廈、卓越時代……僅在福田中心區一帶,就如此多卓越系商務建筑,太多深圳人傻傻地分不清。
其實何止卓越,榮超在深圳同樣引人注目,僅福田中心區,就有榮超商務中心、榮超經貿中心、榮超大廈、榮超國際商會中心等一系列“榮超”,而且它們相隔不遠,都是鄰居。如果有朋友跟你說榮超見,一定會繞得你頭暈腦脹,懷疑人生。
最近股市回暖,小君準備到國泰君安證券福華三路營業部辦理業務,客服反復強調,“我們這里叫做榮超國際商會中心,商會中心!!!”作為一枚資深福田人,小君非常自信上了出租車報地址,司機爽快地說:“知道,榮超中心的證券公司嘛!”
司機一腳油門,直接把車開到了益田路的榮超商務中心。望著這里華泰證券的招牌,小君欲哭無淚,終于明白為什么客服要強調商會中心了。去榮超找證券中心這件事,真是太考驗深圳人了。
地圖搜索福田區“榮超”建筑分布(部分)
相近區域存在名字相似的建筑物在深圳并不少見,更絕的是,很多相似地名大家在口口相傳中習慣簡化,結果不少人鬧出南轅北轍的烏龍。
再舉顆真實存在的栗子。
小甲和朋友相約在京基百納吃飯,隨后兩人同時從福田出發,一個向東去了羅湖的京基百納空間,一個向西奔向南山的京基百納廣場……
最后小甲默默在羅湖吃了麥當勞,朋友孤獨地在南山喝了下午茶。
你知道嗎?深圳有“京基百納空間”“京基百納廣場”“京基濱河時代廣場”“京基100大廈”,這些大型建筑幾乎每個都有配套商場,他們分布在福田、羅湖、南山、寶安等地方。和朋友約去京基逛街,不確定到每一個字,都不敢隨便出門。
難怪有人留言說,“沒找錯過地方,都不敢說自己是深圳人”。
有網友質疑,這么多相似名稱的大廈是怎么出來的,就沒有人管一管嗎?
對于開發商來說,雖然起名過于隨意,但為了強化品牌,這種標志性大型建筑加上自家的印記,無可厚非。但從相關審批部門來說,允許這些雷同的大廈名稱出現,有什么依據呢?
早在2016年3月,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行動接近收官階段之時,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就在北京召開加強地名文化保護暨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工作視頻會議,提出要重點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不規范地名。
2018年12月,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的通知》(民發﹝2018﹞146號),進一步加強對“大洋怪重”等不規范地名的清理整治。
大、洋、怪需要整肅,而重名或者相近名稱這個問題,更加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深圳,2012年開始實施新的《深圳市地名管理辦法》中,有針對重名的相關規定。2018年7月,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發布《深圳市建筑物(群)命名規則(試行)》(下文簡稱《命名規則》),進一步規范這一問題。文件第五條規定:本市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建筑物(群)名稱專名不得重名,并避免同音、近音。還詳細解釋了何為重名。
遺憾的是,這些條款并沒有完全涵蓋市民生活中遇到的雷同地名情況。以致于上文所提及的烏龍事件在現行規定中屬于“合理”出現。相關部門按章辦事的態度當然沒有問題,但并不等于,相似建筑名繞暈市民的情況就無法規避。
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印發的《命名規則》根據《深圳市地名管理辦法》制定。而在《深圳市地名管理辦法》中開宗明義地指出,加強地名管理是為了“適應城市發展、人民生活和國際交往的需要”。
當市民已經被這些建筑名稱感到困擾的時候,相關部門應該謹慎審批這種雷同的建筑名。完全照搬《命名規則》,僅僅局限于文件所寫的幾種情況,就顯得有些教條了。
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被相似建筑繞暈的情況呢?一起留言討論一下吧。
深晚君特選(戳下方標題)
采寫 | 深圳晚報記者 劉琨亞
編輯 | 羅典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