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貝跳廣場舞,穩居C位,網友:未來的亞洲舞王妥妥的
最近,一則視頻在不少家長群里火了:視頻里是一位憨態可掬的小寶貝,跟著音樂在廣場上跳廣場舞。再往他身后看,是一群邊跳邊笑的廣場舞大媽。這位寶寶動作連貫,不論是踩點還是動作流暢度都堪稱完美,在動作熟練的大媽們面前,人小卻一點不輸陣,難怪站在隊伍的最前面,穩居C位呢。不僅視頻里的大媽路人被小寶寶笑彎了腰,連場外的網友們也紛紛夸贊寶寶的舞蹈天賦,“未來的亞洲舞王妥妥的!”
寶寶出眾的舞蹈技能一定是長期耳濡目染的結果,要知道,寶寶的模仿能力可是超級強的。模仿能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在人類數十年的進化過程中,模仿能力擔當了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說,從一出生,寶寶的各種習慣與能力:從最開始的吞咽,咀嚼,再到發音走路都離不開模仿。沒有模仿就沒有寶寶一步步地成長。有些寶寶之所以比別的孩子更早學會說話走路,不光是因為聰明,而是與生俱來的模仿才能更優秀。而有些動作可以通過模仿來獲得好結果,而有些動作模仿會帶來壞影響,作為家長應該怎樣發揮孩子的模仿能力?哪些行為可以模仿哪些是孩子們千萬不能模仿的?
一、家長們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人們都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為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孩子對家長行為的模仿會發生地更加頻繁,稍不注意,你就會發現孩子進行的行為似曾相識,其實正來源于你日積月累的影響。因此家長們在生活中一定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壞習慣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抽煙,發脾氣,抱怨,暴力行為。而是通過言傳身教培養他好慣的養成:誠實,孝順,樂于助人,心胸寬廣。只有自己時刻注意一言一行,才能再舉手投足間帶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二、發掘孩子的模仿才能,促進培養成興趣愛好
孩子的模仿行為可能是他興趣的小信號,在生活中順利地捕捉到這種小暗號,就可以對孩子因材施教,說不定就可以培養出一個小藝術家!有些孩子在看完動畫片后,能夠出色地模仿劇中人物說說話神態與動作;而有些孩子在看過以及動畫片后,就能夠照著大屏幕上黑貓警長的樣子畫出精美的畫作;還有的孩子能夠對著老師黑板上的板書,寫出漂亮的漢字……每個孩子表現出的模仿天賦一定不與眾不同的,作為家長,就是要善于發現孩子擅長的領域,幫助他養成相應的興趣愛好,從而因材施教地給予培養與關注,這樣孩子的模仿天分才不會被浪費掉,也許當初不經意的小注意嗎,竟然引導孩子走上了畫家道路。這樣看來,家長不僅是孩子的老師,更應該是孩子的伯樂。
三、幫助孩子建立是非觀
孩子年齡小就會不分對錯地進行模仿,而難以區分是非的模仿就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培養孩子辨別對錯的能力就十分重要。比如有些孩子看過電影里蜘蛛俠飛檐走壁的神奇武功就會想要模仿,甚至想要在自家房頂上跳來跳去。這種想法無疑是危險的。這時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明確電影里的行為人物是虛幻的,真人是不能夠脫離地面行走的。這種為危險動作一定不能模仿。家長應該在生活里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怎樣的行為是正確的,那些行為是錯誤的甚至是危險的,會給他人自己帶來怎樣的影響。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建立屬于自己的是非觀與判斷標準,了解哪些行為可以模仿,哪些行為不可以模仿,從而發揮模仿的最佳效用,防范杜絕模仿行為帶來的危險與不良后果。
你發現了自己孩子哪些有趣的模仿行為呢?你是怎樣引導孩子的模仿行為的呢?歡迎分享!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