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遭遇變形金剛 應在動漫創作最前端
12月11日,一條有關中美合拍《哪吒與變形金剛》的新聞驚動了不少網友。央視動畫公司與美國孩之寶的微博賬號,都發布了海報與預告片。相關信息顯示,這部動畫片講述的是哪吒與變形金剛攜手共同戰勝邪惡的故事,計劃于2020年制作完成并開播。對于這樣的合拍,觀眾愿意接受嗎?
從網友觀看完預告片之后的反饋來看,大家似乎并沒有立刻接受這樣的作品。在預告片里,哪吒披上了變形金剛的鋼鐵外衣,甚至還能變成跑車,可謂“腦洞大開”,不乏有網友給出了這樣的評價:這樣的“創作”真是“辣眼睛”。
的確,就網上看到的海報與預告片質量而言,可謂粗糙。無論是人物造型,還是特效制作,都顯低幼化。
哪吒遭遇變形金剛,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創意,他們分別代表了東西方動漫文化的一個焦點。如果設置好一個情境,創作出一個優秀的故事,擁有一個符合邏輯的戲劇沖突,那么這樣的東西方動漫文化碰撞,一定會帶來火花四濺的結果。但目前從網友的反應來看,顯然大家并沒有覺得驚喜。
繼續探究下去,會發現央視動畫公司與美國孩之寶兩個官方微博賬號發布的內容,有一個重要的指向,就是一番宣傳之后將落腳點放在了銷售“玩具套裝”上。大家都知道,售賣動漫周邊產品,是好萊塢動畫賺錢的最大渠道。一部動畫片能否賺大錢不在于票房,而在于周邊衍生產品的銷售數量。
可是,就以前的動漫產業鏈條形成的規律來看,周邊產品的售賣,向來是排在末端的。也就是說,只有動畫片本身非常優秀,衍生產品的銷量之門才會打開。如果動畫片口碑欠佳,相應而言周邊產品也不會賣得很好——這是一個正常的邏輯。這次中美合拍《哪吒與變形金剛》,正片還沒蹤影,僅僅憑借一張海報與一條被網友評價為“雷人”的預告片,就開始張羅賣衍生產品,多少都給人以“操之過急”的印象。無疑,比起先行售賣玩具套裝,合作雙方更應該做的,是先把內容做好。
央視動畫公司與美國孩之寶,都是有品牌號召力的企業,在實力與影響力方面都是毋庸置疑的。相信如果兩家公司都能夠用最優秀的人才,拿出最強的實力,一定能夠合作出不錯的作品。但前提一定是,雙方在貢獻出IP的同時,還需尋找到真正的創作高手、能手,站在世界動漫創作理念的最前端,用一個富有激情與活力、豐富而可信的故事來征服觀眾。
但就目前的狀況看,受眾除了看到一些簡單的造型、粗糙的畫面之外,并沒有接收到更多讓人感興趣的信息。比如,參與這部中美合拍動畫片的編劇是誰?導演是誰?特效制作歸業內哪家強大的公司負責?這些信息的缺席,容易導致人們誤認為,這是一次“雷聲大雨點小”的合作,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開辟一個嶄新的動漫合作領域,而是為了銷售一些根本不具備購買誘惑的動漫玩具。
《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國產動畫片的高票房,已經驗證了“國漫崛起”不是一個假設而是一個事實,我們已經有了可以制作出一流動漫電影的文化自信。因此,在與美國知名動漫企業合作時,中國的動漫公司要有立場、有高度、有價值觀,本著創新、拓展、提升的出發點開展合作,用優秀乃至經典的作品,打開兩國動漫產業的交流渠道。
中國有巨大的動漫市場,一個合作雙贏的機遇前所未有,面對這樣的合作空間,中國的動漫企業應該嚴肅地對待,不能炒概念,不能透支動漫迷們的熱情。要想合作就認真地合作,爭取像《哪吒之魔童降世》這樣一炮而紅。玩鬧性質的合作,只會降低動漫迷的期待與信任,還會對雙方引以為傲的動漫英雄形象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