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英國公立學校向政府施壓 要求開放限制招收中國高中生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道英媒稱,英國公立學校計劃從中國招收高中生,從而創造收入。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2月26日報道,公立學校負責人將游說政府修改禁止它們在海外招生的簽證法律。私立學校和繼續教育學院不受此法律限制。
目前中國籍的高中生可以在一所文法學校訪學三個月,以熟悉英國的教育和大學申請流程。現行法律允許這樣做,而一旦修改簽證法,公立學校將獲準為高中生提供一到兩年的教育,而每位學生將支付至少4000英鎊。
報道稱,與上私立學校不同,中國家庭無需交學費,學生也不會單獨申請。入學安排將由中國學校負責,填補目前英國高中的學位空缺,這樣英國青少年也不會被擠出學校。
目前與教育部的討論正在進行中,公立學校希望相關官員向內政部施加壓力,要求其放松限制。私立學校和繼續教育學院可以招收持英國內政部第四級簽證的16至18歲海外學生。
如果該計劃獲得批準,主要公立學校將因此獲得更多預算,許多主要公立學校近年來一直抱怨經費削減。
這個由十幾所文法學校和高水平綜合學校組成的聯盟牽頭者為倫敦南部的湯利文法學校。該校校長德斯蒙德·迪漢說,許多公立學校的預算吃緊。他所在的學校已經接待了數百名低齡學生——每次訪學時間為1到2周,并計劃邀請中國高中生參加為期3個月的“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考試體驗”活動。這些學生將與當地家庭一起生活,為申請英國大學而努力。
報道稱,公立學校若獲準在海外市場正式招收高中學生,每年每個學生可創造至少4000英鎊收入,同時這也將為英國學生帶來更多元的文化,為員工帶來就業機會。
英國政府數據顯示,教育出口價值(包括來上大學的人)從2010年的158億英鎊上升至2017年的214億英鎊。僅私立學校創造的價值就從6.3億英鎊增加到9.7億英鎊。中國人對英國教育有著強烈的興趣。2019年的大學入學申請人數增加了30%,意味著中國學生首次超過了北愛爾蘭學生。(編譯/汪強)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