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山崎大隊原型有多難打?500人敢打上萬人,這是為什么
《亮劍》是一部非常經典電視劇,以前經常能夠在假期看到這部電視劇的重映,看得多了,就有不少人開始研究里邊的一些戰役和人物形象是不是在現實中也存在原型,顯然很多地方都被找出來是有非常接近的歷史原型,即使是與李云龍交過手的日軍也有原型,那個山崎大隊就是關家垴戰役中的岡崎大隊,其實這支部隊不僅僅出現在過《亮劍》中。
關家垴戰役,這是日軍為了報復百團大戰進行的一次誤打誤撞展開的戰役,一支500人的岡崎大隊在掃蕩時因為迷失方向撞到黃崖洞兵工廠,彭老總為了打擊下日軍的囂張氣焰,采用了一個師加上一個特務團的配置合力圍剿掉這支日軍力量,但最后因為擔心援軍并沒能實現圍剿。為什么當時敵我力量如此懸殊都沒能成功圍剿這支日軍?
日軍自從發動侵華戰爭以來,基本上沒有出現過戰斗人員多于中國軍隊的情況,完全能看出來日軍的兵力始終處于不足的狀態,但兵力雖然不足,火力上卻遠遠強過中國軍隊,不論是哪一種武器,水平和配置都要優于中國軍隊,而且即使是小股日軍都會配足火力,所以很多時候即使是敵我兵力懸殊,日軍都照樣敢發起主動進攻,而且這一小股日軍的作戰單位經常能發揮出極大的作用,在一些大型戰役中,中國軍隊的大部隊即使碰到二三百人的日軍也會考慮到底要不要打。
其實不只是在中國戰場上,在東南亞戰場上日軍的小股部隊的混編配置同樣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英軍和中國遠征軍就吃過這樣的虧,看起來日軍戰斗人員并不多,但只要讓他們占據有利地形,基本上他們的火力完全能夠封鎖道路,緊接著就是源源不斷的增援,典型的有一場仁安羌戰役,七千多英軍在撤退時被兩千多日軍迂回攻擊,切斷了退往印度的道路,英國人認為自己已經被包圍,原本準備投降,但英軍司令緊急聯絡中國遠征軍求援進行最后一搏,當時遠征軍派去一個團就打退了日軍,讓英軍非常佩服。
裝備更好的英軍遇見日軍尚且這樣,當時八路軍的裝備總不能憑借著一腔熱血跟日軍耗下去,況且小股日軍都有各種重武器傍身,如果短時間內拿不下那就更沒必要在繼續打下去,等到日軍增援趕到只會增添無謂的傷亡,其實對付日軍的戰術有很多,那也得分時候分場合去使用,硬碰硬我們還是不占優勢,否則日軍早就被打出去了。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