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交流,共享中國發展成果
日前,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19東盟“新媒體、新技術”培訓班在成都、北京兩地舉行。來自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媒體記者先后參訪了成都國際鐵路港展示中心、人民日報社、外交部、孔子學院總部及京東集團等,深入了解共建“一帶一路”發展成就,研討學習中國主流媒體和互聯網科技企業的技術應用成果。
“列車會在哪些站點停靠?”“平均時速約是多少?”“每列列車的載重量大概是多少?”……在成都國際鐵路港展示中心的中歐班列運行路線圖前,外國記者和工作人員展開了熱烈交流。緬甸廣播電視臺主管婕婕泰表示,“‘一帶一路’建設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受益。以中歐班列為例,它把越來越多的國家連接在一起,便利了貨物運輸,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實惠。”
2013年至2018年,成都開行的國際班列由31列增長到2619列,其中中歐班列達1591列。截至2019年10月底,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近2萬列。7條國際鐵路通道和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連接境內14個城市、境外25個城市,貫穿歐亞大陸主要節點城市,讓更多國家和城市共享“一帶一路”機遇。老撾《人民報》記者西瑪拉洪·蘇克薩克洪說:“‘一帶一路’建設讓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老撾人民愿意分享中國發展經驗,加快自身發展。”
分享中國在新媒體技術領域的應用發展經驗,是此次培訓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傳統媒體在全媒體傳播格局下如何轉型?”“媒體融合現狀及發展趨勢是什么?”“人工智能在媒體融合發展中的應用及效果怎樣?”培訓中,中方的專家學者講得深入,外國記者們聽得專注。泰國《今日曼谷報》國際新聞執行主編薩米塔·泰馮蓬表示,“目前泰國的新媒體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希望泰中兩國在新媒體報道方面開展更多合作。”從大數據、云存儲到人工智能,中國的新媒體技術應用已經實現了多元化發展,對推動新聞報道的多渠道傳播起著重要作用。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