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落戶限制哪里熱度爆棚?|大灣區:經濟領先地區迎最佳買點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未來 見習記者 黃瓊 深圳報道
2019年是樓市調控之年。2019年全年,中央層面針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明確表態或出臺相關政策的次數在48次左右(2017年為 9 次,2018 年為33次),較前兩年有所增加。而直接對樓市調控放松的政策卻是鳳毛麟角,接近年底,全國各地加速“因城施策”方案的落實,對樓市的放松更多地體現在落戶政策和人才政策上。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已經有超過170城發布了各種人才政策,與2018年同期相比上漲超過40%。僅從12月來看,全國就累計有超過20城發布了各種類型的人才吸引政策。
2019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稱,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這也直接使得外地購房者可以繞開限購,通過戶籍購房的便利,順利在城市買房。
自2019年年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地,大灣區樓市備受市場關注。年底全國多數城市“因城施策”,大灣區多城緊跟節奏,樓市也迎來一陣暖風。
大灣區樓市購房寬松政策“井噴”
粵港澳大灣區去年年底更是頻出“搶人”政策。
2019年11月7日,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可豁免本地居住、學習或工作年限證明、個人所得稅和社保條件等證明,使香港居民享有與當地居民同等的待遇;11月8日,江門非戶籍大專及港澳人士可直接購房,限購一套;11月11日,深圳調整“豪宅”認定標準;12月2日,深汕合作區商品房解凍;11月21日,廣州社保和個稅可以互證;11月29日,佛山全市限購放松,本科以上學歷首套房不受戶籍、社保等限制;12月2日,中山外地戶籍提供工作證明和勞動合同或有效參保證明,可購買首套房;12月中旬后,廣州南沙、花都以及黃埔三區陸續放開限購,吸引人才購房。
要知道,此前在上述城市購房,少的要半年社保,多則要五年社保才具備購房資格。市場上代辦社保、“結婚”購房、“假學歷”等曲線購房的手段層出不窮。
現多城提出在限購方面,放松了人才購房的限制,給不少不具備購房資格的購房者帶來更多機會。
還需關注的是,2019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稱,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這意味著,外地購房者可以通過落戶的形式,在原先限購但城區常住人口少于300萬的城市購房。
住建部網站公布的《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顯示,截至2017年底,城區常住人口在100萬-300萬之間的城市大概有50多個。就大灣區而言,其中東莞、惠州都在其中。作為現仍限購的東莞而言,放開了落戶限制無疑為外地人購房又開了一扇窗。
哪些城市迎來最佳買點?
大灣區多城購房政策放寬,哪些城市將迎來最佳買點?
廣州市南沙區限購放松的第二天,不少深圳購房者前去看房。南沙區某中介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南沙的新樓盤太多了,每天來看房,一個月都看不完所有的新樓盤。2019年南沙成為“新盤大戶”。據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11月25日,南沙新房庫存量為117萬平米,在售46個新盤。
佛山市放松限購后首個周末,《華夏時報》記者走訪了佛山數個樓盤發現,政策放松的首周,營銷中心涌現了不少從廣州前來看房的購房者。銷售人員多次宣稱要漲價,在后面的溝通中發現,并沒有出現大幅漲價。
2019年12月2日,深汕合作區商品房解凍備受市場關注,當地僅有的數個住宅盤遭“瘋搶”。以振業時代花園為例,2618人搶376套房子,開盤首日全盤清空。
深圳中原董事總經理鄭叔倫認為,從買房角度去思考,大灣區建設吸引全國眼球,特別是深圳,先行示范區的公告,特顯深圳在大灣區的重要位置,可以重點關注。
鄭叔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中美貿易談判影響下,全國經濟有不同程度上的影響,刺激內需政策相應出臺,其中包括房地產市場。全國各地經濟下行壓力不一樣,所以房地產政策放松程度也不一樣。在房住不炒堅定不移執行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也不允許全面放開,針對人才放松是目前主流的執行方式。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灣區很多城市購房政策都有放松,但每個城市都有其優缺點。從整體情況來看,整個2019年大灣區樓價的漲幅還是平穩的,哪個城市都有買點。而就國內各城市總體來看,何倩茹認為,一二線城市吸引力會比較大,經濟發展好的城市吸引力才能足夠大。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
相關搜索
- 中國樓市最新動態
- 城市常住人口排名
- 北京常住人口2017
- 2018年是什么年
- 2019年
- 2018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