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長點心吧!別再讓白巖松吐槽你了
1月4日,話題#白巖松再批國足#沖上了微博熱搜榜,白巖松表示:“如果失敗是成功之母,那中國足球的媽太多了。”
在一條熱門微博的視頻中,有學生向白巖松提問:“為何中國女排總能在逆境中實現翻盤?”對于來自學生的靈魂之問,白巖松當即表示:“因為她們贏過,她們贏過很多次。”
白巖松認為,在體育比賽中,“贏是一種習慣,勝利是一種記憶”。因為中國女排品嘗過獲勝的滋味,體驗過翻盤的快感,所以她們知道落后的時候不放棄才能有奇跡發生。
為了更加深入地說明這一道理,白老師在夸獎女排姑娘的同時,也把中國足球拎出來“鞭撻”一番。
資料圖:白巖松。王曦 攝
“經常有人跟我說,體育里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覺得不對,如果要這么算的話,中國足球的媽多多啊。”白巖松如是說道。
對于白巖松的一番話,一部分網友認為:“一針見血”,“踢成這樣,還怕人吐槽?”,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作為公眾人物,應該引導輿論向積極的方向發展。”
其實白巖松一直十分關心中國足球的發展,作為一名資深鐵桿球迷,他曾多次在公共場合發表對中國足球的看法。他言辭犀利,語言又詼諧幽默,吐槽起中國足球來十分有“梗”,有網友還戲稱他是被主持事業耽誤的段子手。
俄羅斯世界杯前,白巖松對著電視鏡頭表示:“這屆世界杯,中國除了球隊沒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
在世界杯熱火朝天地舉行期間,白巖松的又一句“名言”直接戳中了中國球迷的心窩子:“我特別愿意為中國足球哭,但是國足一般不給機會。這種哭不是傷心難過,而是一種熱血沸騰,是激動。”
即便中國足球沒有令白巖松留下熱血沸騰的眼淚,但是白老師依舊對中國足球保持著好奇心,他“好奇中國足球還能差成什么樣!”
調侃歸調侃,白巖松老師也一直用自己的行動默默著支持著中國足球。比如,他會讓自己的孩子去踢足球,因為“足球場上有中國少見的挫折教育。”此話說出口之后,他還不忘補上一刀:“當然,中國足球從來都只給我們挫折教育。”
白老師評論中國足球的“金句”不勝枚舉,以上只是冰山一角。俗話說“愛之深,責之切”,其實除了像白巖松這樣的公眾人物意外,很多球迷都會在國足輸球后毫不留情地送上自己的“嘲諷”,不過球迷們對國足的愛也是真真切切的。
無論中國隊出現在世界的哪個角落,總有“死忠”不遠萬里追隨,身披國旗為他們助威吶喊;無論國足的比賽是在白天還是黑夜,總有球迷徹夜不眠,守在電視機前等待主隊的出場;無論國足戰勝勁敵還是弱旅,每一次勝利都讓球迷們歡呼雀躍……
白巖松曾經回憶起30多年前國足客場2:0擊敗日本,進軍漢城奧運會的場景,至今他都對柳海光和唐堯東的進球記憶猶新。
他說:“如果你支持的球隊贏了,你收獲一個虛榮的成就感,輸了你收獲真實的痛苦。我收獲了40多年真實的痛苦。”或許是經歷過中國足球最好的年代,白巖松才對國足如今的表現失望至極。
今年,白巖松52歲了,他在閑暇之余依舊在踢球,他打算踢到60歲,雖然不是職業球員,但他覺得:“我們是中國足球最美好的那一部分。”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