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存儲正起死回生 比磁帶保存時間升5倍
第781期
藍光存儲正起死回生
比磁帶保存時間升5倍
文 | 陳楊 文字校對 | 陳楊
審核 | 劉克麗 策劃 | 劉克麗
藍光存儲起于DVD之后,20年來光盤存儲似乎已經死了,在大數據時代,藍光在冷數據存儲上比傳統的磁帶提升5倍,加之成本降低,藍光存儲正在起死回生。
什么叫藍光存儲
藍光存儲,藍光光碟英文全稱Blu-ray Disc,簡稱BD,是指DVD之后的下一代光盤格式之一,當時一個藍色光盤可以存幾部電影的內量,引起了發燒友們的陣陣歡呼,90年代中末期猛火了一陣兒,用以對品質、容量要求苛刻的影音以及企業存儲場景。
之所以稱其為藍光存儲,原因為藍光光碟的采用波長為405nm的藍紫色激光來進行讀寫操作(普通DVD光碟采用波長為650nm的紅色激光進行讀寫操作)。藍光光碟的提出最早源于2002年,以索尼為首開始策劃及研發藍光光碟,盡管距今已十七八年,但這一方案剛度過起步階段,剛進入發展期,上了互聯網,在網上隨便可以下載電影,讓藍光光盤一路走衰。
磁帶已有局限性
當然,在2010年之后大數據時代到來,用于冷存儲磁帶原有的成本、存儲年限優勢也逐漸成為其劣勢。這主要源于兩方面:一是數據的增長進一步加快,IDC相關數據顯示,全球近90%數據均在近幾年內產生,2025年,全球數據量將擴展至163ZB,相當于2016年16.1ZB的十倍。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更低成本的存儲介質存儲這些數據。
二是對數據價值的挖掘。盡管冷數據不常被訪問,但并不意味著不訪問。如今企業全部從以業務為中心向以數據為中心轉型,對歷史數據進行挖掘、分析、運用也將提升整個公司的競爭力。自然,這些冷數據也需要更加安全、長久的保存。盡管磁帶理論上有數十年的保存年限,但在實際使用中,若需多次遷移,磁帶的壽命也將大打折扣。
藍光存儲保存年限升5倍
這也是光盤這一介質卷土重來的原因,但這次不是采用紅色激光的普通光盤,而是短波長的藍光光盤,即藍光存儲。相比磁帶存儲,藍光存儲在成本、安全性、可靠性上均得以提升。最顯而易見的便是存儲年限,藍光存儲的存儲壽命能達到50年以上,同時無需進行數據遷移。
藍光存儲不易篡改
另一方面便是安全性上,由于采用光盤存儲,一次寫入,不用擔心數據被篡改,同時多數提供藍光存儲方案的廠商也會在自家藍光存儲產品上提供防病毒、黑客、電磁攻擊,并提供XTS-AES256數據加密。
當然,企業最看重的便是成本了。相比磁帶,藍光存儲的成本節省可體現在幾個方面,運行上:磁帶上數據的讀寫靠機械臂運動和磁帶盤繞進行,同時磁帶庫的體積需恒溫恒濕的保存環境。
藍光待機成本只需10W
電能是一個重要支出,而藍光存儲能適應10-40℃、20-80%RH濕度,無需太多電能,待機功率甚至在10W內;數據遷移上:磁帶還需進行多次遷移,而藍光存儲完全無這方面的擔憂。
也正是這樣的優勢,使得包括Facebook在內的大型企業紛紛選用藍光存儲,Facebook部署的藍光存儲方案甚至達到2000PB,相比此前的冷數據存儲方案,該方案TCO降低50%,耗電量降低80%。
國內藍光存儲產業有瞄頭
目前,從國內來看,藍光存儲市場的主要領導者為易華錄和紫晶存儲,采用的行業包括銀行、互聯網、電信、智慧海洋等。其中,在2019年華為全連接大會上,華為也發布了數據保護解決方案,將易華錄的藍光產品融入鯤鵬產業鏈體系和數據生命周期管理TCO解決方案。
結語
之前停止藍光光碟生產的企業,后悔了吧?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