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務迎來藍海時代
2019年12月29日,中國環境新聞微信《華為拿下智慧水務大單!》的分析文章發表后,幾天內獲得了6.4萬的閱讀量,華為這樣的公司進入智慧水務為何如此受關注,本報約請在智慧水務領域浸淫了十幾年的專業人士,請他從從業者的角度進行分析。
華為拿下智慧水務大單,之所以受到行業這么高的關注度,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智慧水務近幾年已經成為水務行業發展的熱點,各路資金、技術、人才等早已開始向這個行業流動,北控水務、興蓉股份、啟迪環境、華電水務等水務集團在近幾年持續布局,利用智慧水務技術提升水務業務的競爭力,代表了行業的發展方向。
二是這個智慧水務單體項目一期投資額就達到了4.5億元,是智慧水務行業截至目前最大的合同額。而在傳統的水務行業認知中,普遍認為智慧水務以信息化軟件為主,再加上一些傳感器、控制器等,上千萬元的項目就很少了,達到數億元,算得上“驚人”。實際上,如果想到這個投資是讓上百億元水務資產最大程度地、長期地發揮價值,這個投入也就不覺得高了。
三是華為作為世界級企業,一般被認為是通訊或消費類產品企業,能參與到智慧水務這樣傳統行業的具體項目中,被認為是一種跨界,而對跨界本身有不同的看法,這進一步推高了智慧水務話題的熱度。
以上這幾個方面的因素匯總起來,華為拿下智慧水務大單想不成為行業熱點都難,相信未來一段時間,智慧水務話題還會持續升溫。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萬科中標一個1.9億元的水質監測數據服務項目,也被認為是跨界,受到行業關注。
其實,近兩年來,華為、騰訊、萬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大型企業,都有進入智慧水務行業的舉動,表明智慧水務確實受到了巨頭們的
關注,其發展前景受到認可,筆者認為這是有利于行業發展的。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水務、環保等行業同樣如此,經歷了過去高速發展的建設期后,已經開始進入重視運營、重視質量的“效果時代”。而智慧水務,就是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水務、環保資產的運營管理效率,使其最大程度地發揮價值,是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抓手。高質量發展,同樣意味著產品、服務的高質和相對的高價,這是必然的規律。而只有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技術、人才、資金才能全面聚集于這個行業,這個行業也就迎來了藍海時代。
華為4.5億元中標深圳市智慧水務項目,毫無疑問標志著智慧水務行業進入藍海時代。
現代社會,一個行業要充分發展,一定是在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環境中,而市場化程度的高低就是看各市場參與主體是誰。總的來說,水務行業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封閉的傳統行業,存在小而散的市場局面,華為、騰訊、萬科等規模的企業進入水務行業,會帶來參與主體的結構性變化,也將會給智慧水務行業產生以下有利的局面:
一是會快速增加智慧水務市場蛋糕規模。此次,深圳這個4.5億元的項目,一個項目規模可能就頂過去幾年的項目。平均市場增長率早已跑贏整個水務的智慧水務,一定會以更快的速度增長。作為從業者,我們不僅要看到挑戰,更要看到機遇,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贏得發展良機。
二是會大幅度提升智慧水務行業技術水平。智慧水務行業的技術水平,別說相對于互聯網行業,就是相對于安防、物流、電力這些傳統行業,還有很大的差距。華為、騰訊等企業的參與,無疑會給行業帶來新的理念和技術,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三是會集聚高水平技術人才。一個進入藍海的行業,必然會吸引一大批優秀的、敢于挑戰、善于挑戰的精英人才集聚。
四是會吸引大量的資金進入。金控數據專注智慧水務多年,我曾經見過很多風險投資機構,他們之前不了解智慧水務,說明大量的資金沒有關注這個行業,也就更不可能投入到這個行業。如今,智慧水務的價值得到高度認同,意味著從事智慧水務的企業會有更多機會獲得資本的青睞,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到這個行業。
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優勝劣汰,不可避免,看清趨勢,順勢而為,才能獲得時代的紅利。市場、技術、人才、資金都已經聚齊的智慧水務,迎來了藍海時代!
作者系北京金控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