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的路徑:古典審美介入現代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王維與陶淵明的詩句對大眾而言,并不陌生。無論坐看云起的山水意境,還是采菊東籬的世外桃源,都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意象,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心。那些淡泊致遠的意象如何成以韻律,又緣何從詩人胸中醞釀而出?
如今,一位90后新銳作家嘗試以現代人的視角,切入漫漶人文關懷、理想主義和浪漫氣息的盛唐,描繪她心中的古典審美,將是一場怎樣的邂逅?
近日,以唐代大詩人王維生平為藍本的歷史小說《上山》上市,作品深度還原了唐代文人及權貴世界的朋友圈,獲得讀者熱烈好評,并引發業內外高度關注,以“上山”為主題的該作品“文學分享會”線上直播觀看量超110萬,當當文學類新書排行榜中,該書一直位居前列。
小說《上山》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及至元文化最新出品上市。作者吟光作為90后新銳女性作家,曾為安徽省高考文綜單科狀元,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畢業,曾獲香港大學文學獎、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年度新人”獎,曾發表《抱兔的靈力少女》《港漂記憶拼圖》等多部作品。
作者吟光
小說《上山》系作者第一部長篇敘事文學。作品以王維曲折傳奇的一生為主線,通過云起(原型王維)與枯淵(原型陶淵明)兩個核心人物的穿越對比,講述了李白、杜甫等一代文人群體在官場與亂世險境中的自保與堅守。小說同時以獨特的視角、宏大的筆法,重述了王維為何在安史之亂后不惜自毀名節,接受安祿山的偽職這一歷史之謎,以及人物在入世與出世、虛名浮利與詩意審美之間尋求調和的復雜心路。小說回到歷史找素材,并在其中增添想象,用流麗的文字娓娓道來,既有古典色彩,兼備現代筆法,匯聚成這樣一本新意之作。
除了別出心裁的歷史視角,作品還以現代社會的眼光,全面還原并傳遞了一個錯綜復雜、多方博弈的唐代文人及權貴階層的朋友圈,有評論者稱其為“一部了解大唐盛世的百科全書”。
著名作家閻連科表示:“一個生活在現代的90后,卻始終醉心于千年史冊,青年作家吟光(羅旭)寫下的是小說,而我們讀到的卻是想像的自由和無邊界的詩。陶淵明的心燈,照亮著王維在黑暗中的行程,而王維留下的腳跡,卻也是我們前行中引路的螢光,這就是《上山》的光、美和悟得之念愿。”
另一位知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李洱則認為,吟光女士的寫作,為我們理解古代知識分子怎樣處理政治和藝術的關系,又如何在紛繁人世中保持自己的個人性,“提供了有趣的例證和頗具啟發性的闡釋”。
著名作家葛亮稱贊《上山》:“對歷史的詮釋,永遠迷霧重重,難得《上山》文字清朗,撥云見日。異朝文膽,可作伯牙子期。人生如斯,捭闔有時,失意有時。重逢陌路,唯遺歌吟!
為與讀者更好地分享這部作品,到場嘉賓除了作者吟光本人,還邀請了中國著名科幻作家、星云獎得主、人稱“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的韓松,以及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青年學者、評論家谷卿。懇談會將圍繞古典審美與現代生活的關系為主題展開,分享這部作品的創作歷程,內容還談及終得善終且享有歷史盛名的“詩佛”王維與“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該如何理解和評價二人堪稱波詭云譎的生平。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