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青年教師“破格”晉升,你羨慕嗎?
近日東北大學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會上表明學校將從科研經費、團隊建設、交流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據了解,東北大學將通過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斷加強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使師資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整體質量和水平顯著提升。學校將進一步完善青年教師培養體系,近期擬通過“金蘋果”“金麥穗”“金種子”三個計劃,支持不同層次的青年教師和優秀博士向適合自己的發展目標發起沖擊,為東北大學的未來發展做好后續人才儲備。
多年來,東北大學從科研經費、團隊建設、交流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具體做法
由基層教學科研學術組織幫助青年教師組建團隊,并讓他們在團隊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在三級以上教授崗位聘任時,明確要求要有5人以上的團隊,同時對優秀團隊實行團隊考核。
為優秀青年教師開辟“綠色通道”。2010年,博士畢業留校第四年,當時31歲的青年教師葉丹從講師直接破格晉升為教授。講師董久祥在控制領域的國際頂級雜志上發表論文12篇,也被破格晉升為教授。
取消了教師崗位聘任時職務任職時間的限制,在項目申報、各類獎項推薦時,同等條件下向青年教師傾斜,為他們脫穎而出提供政策保證。
近年來,東北大學每年用于新教師科研啟動基金、重點項目培育基金和創新團隊培育基金達1600萬元。這些政策實施以后,學校申請獲得自然科學基金的3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比大幅提升。
作為高校教師的主力群體,青年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困惑和問題,比如薪資福利、職稱評定、職業發展等等方面,如何才能更好地助力“青椒”,除了東北大學,這些大學的做法或許也值得借鑒。
助力“青椒”成長,這些大學這樣做
國內大學:
山東大學積極構建“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后備人才”四個層次有序銜接的杰出人才體系,為青年人才的發展搭建理想的成長通道。該校規定,對于在學術上有獨立見解、取得重大創新成果,具有突出學術發展潛力的年輕教師、可以不受任職資歷和晉升教授職務條件的限制,破格晉升教授職務。對于部分獲得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重要人才稱號和重大成果獎勵的人員,可以不受學校當年崗位設置的限制,晉升相應專業技術崗位。
從2013年開始,不論從事教學還是科研,青年教師受聘復旦大學后都可以獲得校方發放的啟動資金。復旦大學為青年教師構建了全面的卓越人才計劃,計劃分為卓學、卓識、卓越三個階梯,青年教師入校后獲得啟動資金,申請卓學計劃就可以進入職業生涯的首個階梯。
上海理工大學陸續出臺了針對35歲以下青年教師的思學計劃,針對工作滿3年首個聘期優秀青年教師的志遠計劃,針對有志去海外進修青年教師的乘風計劃。
思學計劃的獲得者,可以得到每月增加2000元生活補貼的優待,他的崗位工資可以跟副教授持平;志遠計劃的獲得者,除了拿到各種科研優惠政策外,每月能多拿3000~5000元的補貼;乘風計劃獲得者,可以有為期兩年的海外進修機會,每年拿到20萬元補貼。
還有煙臺大學成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為開展青年教師培養提供了組織保障;湖南大學設立“青年教師成長計劃”,支持青年教師自主選題開展科學研究等等,許多國內高校也都在持續關注青年教師成長問題。
國外大學:
榮獲英國卓越教學框架(TEF)金獎的德蒙福特大學,為新入職教師制定了專業發展計劃,其中包括“有效教學”“學術實踐深造”等不同類型課程的學習。
“有效教學”課程是德蒙福特大學新入職教師的專業發展計劃之一。課程為期三天,每天一個學習單元,且每個學習單元都有一個實踐重點,便于新入職教師快速提高他們可以直接使用的核心教學技能。
“學術實踐深造”計劃主要是幫助德蒙福特大學入職不滿三年的講師進行教學研究、科研創新等方面的提升,以鼓勵青年講師在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中更好地采取學術性、反思性和辯證性的思維和方法。
倫敦大學學院同樣對所有新入職教師進行有組織的試用期培訓。例如,入職6周內新教師必須完成信息安全、無意識偏見、環保意識等相關主題的在線培訓課程;為新入職教師指派導師,除了幫助他們了解各自工作崗位的主要職責、試用期需設定并完成的目標、入校后的職業規劃如何安排之外,還要觀摩新入職教師的教學實踐,并為其提供建設性的改進意見,等等。倫敦大學學院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幫助新入職教師進階式成長,穩扎穩打地提升個人綜合素養。
關于教師隊伍的素質對學校辦學能力和水平以及人才培養的重要影響,國內外高校均已深刻認識到,也都在努力尋找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有力措施。而作為教師隊伍生力軍的青年教師,激勵并促進他們成長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現在已然成為高等院校密切關注的一個問題。
注:本文綜合整理自東北大學、中國教育新聞網、麥可思研究等。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