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深圳奮力打造藥品安全“標桿”
(記者陳海榮) 1月19日,在廣東省藥監局組織召開的全省藥品監督管理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單友亮作專題報告時表示,深圳市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通過加快推進藥品安全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打造藥品安全民生幸福新標桿。
深圳是全國醫藥產業重鎮,高風險企業密集,作為一座實有管理人口超過2200萬的特大型城市,藥械流通使用環節的風險防控壓力也巨大。如何面對新形勢下藥品監管的新挑戰?單友亮介紹,在本輪機構改革中,深圳不僅按照國家和廣東省政府的要求,第一時間完成改革任務,而且進一步壓實藥品安全“屬地監管”責任,推動“黨政同責”落到實處,成立高規格的三級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市級層面成立由市長擔任主任、分管副市長擔任副主任的深圳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深圳市委、市政府2019年先后6次專題會議研究藥品安全工作。全市10個區(新區)、74個街道也分別成立由區長(街道辦主任)掛帥的區、街道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全面加強轄區藥品安全統籌組織工作,并將藥品安全狀況納入區政府年度績效考核。深圳各區藥品安全狀況包括“建立健全藥品安全責任體系”“建立健全藥品安全事故處置應急機制”“藥品評價性抽樣”“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4個部分,均列入各區政府年度績效考核,占總分值的2%,直接與區政府年度績效考核排名、績效工資掛鉤,推動了各區政府對藥品安全工作的重視。
同時,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起草了《深圳市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將高質量完成深圳市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各有關任務,建成“制度+科技+責任”的藥品安全智慧市場監管體系,打造巡查、檢測、執法“三網”融合的監管網絡,基本實現藥品安全的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監管;杜絕發生系統性、區域性藥品安全事故;到2025年,打造藥品安全“深圳標桿”,藥品質量安全水平和治理能力走在全國前列,人民群眾對藥品的安全感、滿意度、獲得感明顯提升;在此基礎上,再經過3到5年的努力,基本實現藥品安全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藥品安全保障水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相適應。
《若干意見》以深圳市藥品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導向,提出了構建權責清晰責任體系、構建嚴密風險防控體系、構建嚴厲權威執法體系、構建先進智慧監管體系、構建科學高效應急體系、構建專業技術保障體系、構建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撐體系、構建多元社會共治體系等8大體系。
《若干意見》附件按照表格化、項目化、數字化、責任化的要求,對涉及23個市職能部門和10個區(新區)的29項具體工作進行了具體細化,明確了項目庫、施工圖、時間表和責任部門。
此外,除了目前已經實施的藥品安全智慧市場監管體系、巡查檢測執法“三網”融合監管網絡、“行刑緊密銜接”的司法打擊機制、藥品社區服務網、藥品安全志愿者服務等亮點和創新工作外,《若干意見》還重點突出了“加大重點領域特別是疫苗風險監管”“強化藥品安全應急管理”“提升藥品安全智慧監管水平”“建設職業化專業藥品檢查員隊伍”“改革完善抽檢制度”等五大創新舉措。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