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  夫妻話題

完善評價標準體系 提升化妝品安全水平

  • 來源:互聯網
  • |
  • 2020-02-1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我國是全球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化妝品逐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化妝品安全問題成為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安全性評價是保證化妝品使用安全的重要手段。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制修訂并逐步完善化妝品安全評價標準體系,發展新方法和新技術,使得我國整體化妝品安全評價水平無論從檢驗設備、人員素質、還是檢驗的技術水平等均有顯著的提高,在保障消費者的化妝品使用安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歐盟化妝品行業發展于上世紀初,迄今已經歷了百余年的歷程,建立了嚴格科學的化妝品法規體系,為我國的化妝品技術法規的制定發揮了良好的借鑒作用。
 

歐盟:以替代試驗和風險評估評價安全性
 

2013年7月11日實施的《歐盟化妝品法規》是歐盟各成員國嚴格執行的化妝品法規性文件,明確規定了歐盟政府部門主要對化妝品原料進行管理,對產品實施以企業自律為主的管理模式,企業是化妝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化妝品產品必須完成化妝品安全報告(Cosmetic Product Safety Report,CPSR)后方可上市。


現在,歐盟主要運用動物替代試驗和風險評估方法進行化妝品的安全性評價工作。


隨著科技的進步、動物福利和動物保護3R原則的提出,歐盟政府積極推動動物替代方法在化妝品安全性評價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并從法律法規的角度頒布實施了強制性技術要求。自2013年3月11日起,歐盟全面禁止在動物身上進行化妝品和原料的安全性測試,不允許成員國從外國進口和銷售違反上述禁令的化妝品,并將此規定列入WTO雙邊協議。歐盟建立了替代試驗方法驗證中心,以開展替代試驗方法的有效性評價工作。經過驗證中心認可的試驗方法,將納入OECD(經合組織)標準框架體系,在世界范圍內被認可用于化妝品產品和原料的安全性評價。


化妝品安全風險評估是指利用現有的科學資料對化妝品中危害人體健康的已知或潛在的不良影響進行科學評價,可有效反映化妝品的潛在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毒理學試驗。


《歐盟化妝品法規》規定,化妝品生產企業在產品上市前需對化妝品中常用原料及產品進行評估并簽發CPSR,法規中規定了CPSR模板,由A和B兩部分組成。A部分是化妝品安全信息部分,包括化妝品成分的定量和定性、化妝品的物理/化學特性和穩定性、微生物質量、雜質,痕量物質和包裝材質信息、經常和合理可預見的使用、化妝品的暴露、物質的暴露、物質的毒理信息、不良反應和嚴重不良反應及化妝品上標注的信息;B部分包括評估結論、標簽上的警告以及使用說明、論證、評估人員的資質和對B部分的核準。


為方便化妝品生產企業進行產品安全性評估,歐盟委員會在2013年11月發布了《化妝品安全報告CPSR編寫指南》,細化了CPSR編寫的具體要求。歐盟政府主要負責對《歐盟化妝品法規》中的禁用、限用、著色劑、防腐劑和防曬劑清單中物質的風險評估,并為風險評估指南的制修訂提供技術支持。2015年9月,歐盟發布第九版《化妝品組分測試和安全評估指南》,標明歐盟化妝品產品和原料的風險評估程序。
 

我國:安全性評價是注冊備案的重要部分
 

我國化妝品分為特殊用途化妝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特殊用途化妝品指用于育發、染發、燙發、脫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曬的化妝品,管理的基本原則是確保在正常、合理和可預見的使用條件下,化妝品不得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我國對特殊用途化妝品和新原料實行注冊制度,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實行備案制,安全性評價是化妝品注冊備案工作的重要部分。


為確保化妝品的使用安全,原衛生部于1987年發布《化妝品安全性評價程序和方法》,用于我國生產和銷售的化妝品原料及產品的安全性評價。隨著化妝品安全評價范圍的拓展和安全評價方法的研究發展,原衛生部參考歐盟化妝品法規的,分別形成1999年版、2002年版和2007年版的《化妝品衛生規范》,服務于當時的化妝品監管工作。在這幾版《化妝品衛生規范》的修訂過程中,《化妝品安全性評價程序和方法》被拆分為毒理學試驗、人體安全性和功效性評價兩部分,人體試驗部分納入到人體安全性和功效性評價部分;對毒理學方法進行了逐步完善和修訂,增加了體外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突變試驗,睪丸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代替小鼠精子畸形試驗。


2008年起,國家藥品監管部門承擔化妝品法規的制修訂工作。因化妝品新原料、新技術層出不窮,已有標準和規范不能完全滿足行業發展和監管工作需要。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積極組織制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與《化妝品安全性評價程序和方法》和前幾版《化妝品衛生規范》相比,體例格式基本一致,安全評價部分主要有以下變化:判定更加嚴格;結合國際安全性評價的發展趨勢,增加了與風險評估有關的內容;評價指標更加合理;表述更為科學;人體安全性試驗部分單獨設章,包括人體皮膚斑貼試驗和人體試用試驗。


目前,我國的化妝品安全評價標準體系中包括動物試驗、體外遺傳毒性試驗和人體安全性試驗,主要利用動物實驗來預計可能產品使用后可能會在人體引起的皮膚和眼的刺激性、過敏反應和光毒性。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動物皮膚及角膜無論在生物學構造還是生理功能方面都與人的皮膚和角膜差異較大,以動物試驗結果預測可能對人類發生危害的準確性尚有待研究,并且存在實驗成本高、試驗周期較長的問題。
 

發展:推動替代實驗和風險評估應用
 

為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化妝品安全性評價體系,我國積極推進替代實驗和風險評估在我國化妝品安全評價體系的應用,并通過法規調整引導行業提高安全評價水平。


我國開展了多個替代實驗方法的驗證與轉化工作,并將經驗證轉化后的方法逐步納入《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自2016年起,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已先后納入《化妝品用化學原料體外3T3中性紅攝取光毒性試驗》《化妝品用化學原料離體皮膚腐蝕性大鼠經皮電阻試驗》《化妝品用化學原料體外兔角膜上皮細胞短時暴露試驗》《皮膚變態反應:局部淋巴結試驗:DA》《皮膚變態反應:局部淋巴結試驗:BrdU-ELISA》《化妝品用化學原料體外皮膚變態反應:直接多肽反應試驗》6項替代毒理學試驗方法,還有多項相關課題正在立項研究過程中。


為加快推進建設我國化妝品動物試驗替代方法驗證研究機構,2018年,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組建了化妝品替代方法研究與驗證工作組,吸納14家國內外化妝品檢驗機構、科研院所和行業代表作為成員單位,并邀請國內外替代領域的10位專家作為專家顧問,集合社會優勢資源,通過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逐步推動化妝品替代毒理學方法研究與驗證體系的建設。


在積極進行替代方法研究的同時,我國借鑒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化妝品管理模式,啟動系列化妝品風險評估工作,調整相關政策。


2010年8月,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發布《化妝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風險物質風險評估指南》,明確了化妝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風險物質的風險評估程序及風險評估資料要求等。


2013年12月16日,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發布《關于調整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有關事宜的通告》,明確指出,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可采用風險評估的方式進行安全性評價,風險評估結果能夠充分確認產品安全性的,可免予產品的毒理學試驗。通過調整,積極引導企業通過安全風險評估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減少了不必要的終產品的毒理學試驗。


此外,我國還對上市化妝品已使用原料進行收集和梳理,編制《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積累我國化妝品原料安全使用經驗;為規范和指導開展化妝品風險評估工作,國家藥品監管部門制定《化妝品安全風險評估指南》(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化妝品風險評估的基本原則、要求、程序、毒理學、原料及產品安全性要求等,并提供了評價報告模板。
 

挑戰:風險評估制度和技術待成熟


盡管我國發布的化妝品安全評價系列標準、規范在化妝品安全評價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相比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化妝品安全評價體系,我國的化妝品安全評價體系仍面臨諸多挑戰:


替代試驗驗證缺乏配套的程序性文件,利于替代實驗有序發展的體系尚不健全。我國雖然開展了較多的動物實驗替代方法研究,但以國際上已認可的方法為主,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國際上已認可的化妝品替代試驗方法在我國存在成本較高、原材料不易獲取、配套的儀器未國產化等問題,推廣實施有困難。


我國上市前注冊備案工作中主要對化妝品產品進行安全評價,而替代實驗方法主要適用于化學品或原料的評價,不適用于產品和具有我國特色的化妝品植物原料的安全評價。


我國風險評估工作起步較晚,能開展風險評估工作的機構和專業人員不能滿足化妝品行業發展和監管工作的需要。


我國化妝品行業發展起步相對較晚,且大多為中小企業,行業整體技術能力水平不足,限制了化妝品安全風險評估的全面推廣。


在目前我國在全面開展動物替代試驗方法尚不成熟、風險評估制度尚未完善、評估相關的數據庫及科學資料不齊全的現狀下,必要的動物試驗在一定時間內仍然不可替代。為解決技術貿易壁壘對我國化妝品行業帶來的挑戰,應加快替代試驗方法的研究技術儲備,開展系統性的研究驗證,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的化妝品安全評價體系,滿足化妝品安全監管需要,為保障消費者化妝品質量安全,促進化妝品行業發展提供支持。


(作者單位: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