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開始復蘇 行業迎變革
“茅臺集團二輪次基酒平均班產預計可達9.5噸,有望成為6年來最佳”“五糧液全年經營目標不變,公司正在全力將失去的時間追回來”“舍得酒業追加400萬元獎金表彰100家經銷商”……當下,酒廠努力謀發展,終端市場也已逐漸回暖。
市場回暖
3月13日,北京,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位于西城區的某商區,現場至少有80%的鋪面開放營業。
酒水門店在沉寂多日之后,開始展現繁忙的一面。有一家門店玻璃上貼著“禁止入內”的煙酒經銷商一反常態打開大門,逾百瓶的酒水正搬入門店庫房。從“沒有什么人買酒”到“買酒的人數還行”,白酒經銷商們描述了這幾天發生的變化。門店老板對記者表示:“在家主要還是喝中低檔的白酒。”
記者登陸線上平臺發現,白酒商品多有較大力度的促銷活動。其實,早在2月11日,“1919”就開展了無接觸配送服務,隨后還推出在其APP上同時下單火鍋外賣和美酒套餐,可享超值優惠活動。
阿里線上電商數據顯示,1-2月,國產白酒線上銷售額為20.39億元,同比增長58.41%;銷售量為506.81萬件,同比下降5.06%。
在近期舉辦的“中國酒業云賦能峰會”上,盛初集團董事長王朝成表示:渠道終端、餐廳、煙酒店都在復蘇,這是酒業復蘇的開始。酒業復蘇將從兩個維度推進,產業鏈復蘇的規律是自下而上,末端的消費復蘇是源頭;價位復蘇的規律是從低到高,價格與復蘇速度呈反比,價格越低復蘇速度越快,價格越高復蘇速度越慢。
行業變革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將 “白酒生產線”從限制類中刪除。從2020年1月1日起,白酒不再是國家限制類產業。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在“中國酒業云賦能峰會”上表示:“這次解禁預示著行業將發生重要變化。產業門檻被取消,意味著白酒產業要構建新的生態體系,標志著白酒企業全面進入市場經濟。”
宋書玉稱:“產業政策調整有利于酒業吸引優勢資源、外部資本進入,加劇市場競爭,逐步建立良性的競爭機制,及時淘汰落后產能,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規模發展將轉變為高質量發展。”
中國酒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為1176家,比2017年減少了417家,減少比例接近30%;其中虧損企業131家,虧損比例達11%。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